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当下,人人握有麦克风、摄像头,万物互联、万物皆媒。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下,应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步伐,推进税收传播机制创新,不断提升税收宣传传播力、影响力。
在内容建设方面,坚持用户至上,内容为王。税收宣传服务公众、动员公众,靠的是作品产品的吸引力感染力。提升税收宣传影响力,内容是根本。一是精准把握需求。运用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洞察纳税人缴费人和社会公众需求,以需求重塑内容、内容驱动流量、流量赋能服务,探索定制推送、精准分发、分众传播,实现传得开、能落地、效果好。二是创新内容形式。更好适应现代传播手段的更新迭代,增强内容的场景化、故事化,让传播内容更生动、更实用。从受众的视角观察问题,用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阐述观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吸引受众,多推出主题鲜明、叙事真实、形象生动、道理精辟、感情真挚、效果突出的优秀作品,多推出受年轻人喜爱、能刷屏热播的新媒体产品。三是把握好时度效。强化议题设置,把“税务部门想讲的”转化为“社会公众想听的”,遵循现代传播规律,找准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化解矛盾的切入点,在“时”上认准,于“度”上有法,在“效”上用功。比如,“深圳税务”微信公众号开设“税法大家讲”与“图说”栏目,内容取材自专项税费业务操作指引、税法警示案例、热点税费政策等,视频以真人故事或动画呈现,图片以生动活泼的多格长条形漫画为主。这些作品具备阅读时长短、信息负载密集、趣味性强的共同特点,顺应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的信息获取习惯,因此广受欢迎。
在创新手段方面,坚持媒体融合,创新机制。紧跟时代步伐,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推进税收传播机制创新,努力提升税收传播效能。一是坚持顶层设计、一体推进。持续完善全媒体传播规划布局,及时优化调整体制机制、实施策略、生产流程和传播渠道,健全税收全媒体传播体系。比如,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对税收宣传内容一体规划,充分利用好不同平台特点优势,实现布局合理、整体联动、响应及时、传播高效。二是坚持差异发展、错位传播。针对税务系统层级多、战线长的特点,分类界定总局、省局、市县局税收宣传内容、范围、方式和重点,避免出现宣传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内容简单重复、传播效果不好等问题。借鉴县级融媒体中心“小、快、灵”的建设思路,以贴近纳税人缴费人现实需求、解决具体问题为重点开展基层税收宣传。三是坚持移动为先、创新为要。更好把握当前移动化、可视化、社交化的传播趋势,尊重传播规律,创新制作更多适合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建设完善税务内外部媒体传播矩阵,发挥矩阵联动的放大器作用,使税务媒体成为社会公众掌握涉税信息的首位选择和权威选择。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作者系第八批税务领军人才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