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2023年12月29日《中国税务报》刊发的《制造业托底,余姚的“身板”有多硬?》一文后,一些余姚的企业负责人纷纷给本报留言,表达在余姚投资、经营的感受。
◆浙江比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闻继望:我们是全球空气炸锅代工领域头部企业,于2022年2月成功登陆A股市场,成为“中国空气炸锅第一股”。2019年以来,我们时刻把握行业动态,持续加大对核心产品及其他新品类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支出始终保持提升趋势,2022年达到6000余万元。近年来,我们在享受有关创新税收优惠的同时,获得的出口退税越来越多,仅2023年就收到出口退税1.32亿元,基本都是2个工作日内到账。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市场的正向反馈,为企业研发创新注入了源源动力。
◆甬矽电子(宁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顺波:2018年落户余姚以来,我们仅用5年时间,营业收入从0.38亿元跃升至21.8亿元,年均增速达235%。这一路“开挂”的“芯”征程背后,是余姚市各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双向奔赴。正是政府主动靠前的服务、真金白银的支持,为我们及时解决了“成长的烦恼”,帮助我们站稳脚跟、快速成长。2023年我们已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金额近8500万元,为我们二期项目的加速落成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宁波长城精工实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 马听:1984年,我们从毫不起眼的卷尺起家,40年来一直专注于五金工具的制造、研发与销售,一步步成长为该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这么多年来,我们企业一次次创新变革和业态重构,离不开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的大力支持。近3年来,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2800多万元。
◆神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 吴超:我们是一家致力于汽车动力系统、饰件系统、模具等研发与制造的浙江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创立至今已深耕汽车零部件行业40余年,于2021年成功上市。一路走来,余姚政府各部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让我们更有底气应对变化的经济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余姚市政府实施了“凤凰行动”,为我们提供上市专项补助1000余万元;另一方面,余姚市税务部门在企业筹备上市期间提供“管家式”服务,辅导我们每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约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