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手、大拇指,笑容洋溢在合照中每个人的脸上,这是我们采访完余姚市委委员、常务副市长高海军后的真实反应。合照中后排右数第三个,就是我了。没想到,这次现场采访一切顺利,还能收获这么多的惊喜。
2023年9月底,得知中国税务报社正在策划“经济百强县税收调研行”的选题,我们第一时间报了名。全国百强县有很多,但自开始公布百强县以来,位于我们宁波的余姚每榜必上且位次靠前,这绝非易事。我们想向大家展示余姚为什么行,除了进企业、下基层,采访地方党政领导是一条重要路径。
一开始,在向高海军副市长发出采访邀约时,我们的心里还有些没底。当时他刚到余姚履新,每天以“小时”为单位安排日程,工作很忙。没想到,他得知我们的采访意图后,欣然同意。2023年11月24日中午,他在会议间隙专程赶到余姚城市展览馆,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余姚已经是千亿县,如何在高基数上实现高质量发展?”记者的发问“辣”味十足,高副市长的回答显然成竹在胸。“坚定不移地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工业立市、外向兴市、创新强市”……他用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一条具有余姚特色的县域经济“突围”之路。而且,他非常熟悉当地企业,尤其对余姚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拳头产品如数家珍,聊起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更是“门儿清”。
(下转B2版)
(上接B1版)
采访录制接近尾声时,高副市长突然提议再聊聊税收政策。我们因他的主动而露出些许惊讶,他笑着道出原委:疫情期间,时任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总经济师的他,加入了宁波市复工复产复学“三复”工作组。当时,他带领团队研究出台了包括税收优惠政策在内的系列惠企政策,惠及全市27万家企业。
曾在宁波发改委任职多年,高副市长对如何服务好民营企业有自己的心得,对税收政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颇有见地,他用“四两拨千斤”来形容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我们测算过,疫情期间,税收政策是当时含金量最高的政策。”他如此总结说。
随后,他带着我们一起走到城市展览馆里陈列的余姚地图前,指着图上广袤的四明山区说:“希望未来有更多支持乡村振兴的税费优惠政策出台。”他还说,自己非常关注税收,期待将来可以在《中国税务报》上看到更多更前沿的政策内容。
高副市长是土生土长的宁波人,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通过这次采访,我们真切感受到地方党政领导对经营主体运行情况的深入了解和对经营主体冷暖、民生福祉改善的时刻挂怀,也从高副市长不时“蹦”出的税收专业名词中,感知到地方党政领导对税收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
2023年12月29日,《中国税务报》头版刊发了这次采访报道,公众号同步发布全媒体短视频,很快被“余姚发布”等本地官方新媒体账号转发,获得了较好的舆论反响。
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现场采访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就在于,你无法预料采访对象会给出怎样的惊喜。刹那收获的感动和震撼,让我们更有动力一往无前,用心用情去见证更多的发展、进步和变迁。
(作者:中国税务报社宁波记者站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