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税减税,她下足了“针”功夫

2024年01月08日 版次:06        作者:李燕玲 徐景秀 彭环 本报记者 伍美红

“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看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的这句话,国家税务总局佛山市顺德区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副局长徐颖璠精神为之一振。近段时间,她一直在跟踪复核辖区先进制造业企业海量的减税降费数据。如何在基层税收工作中,精准把握减税降费政策落实的着力点?徐颖璠带着同事们在一次次思考和实践中,练就“硬”本领,下足“针”功夫,让纳税人缴费人应享尽享税费红利。

巧手拈针 自我淬炼

磨砺尖针、淬炼真功,这是徐颖璠的工作准则。她清楚地知道,做好退税减税降费工作,要想既不出错又能快速落实,必须要有一身的“硬”本领、“针”功夫。

扎实的业务功底就是徐颖璠提升工作质效的那根“针”。只要有新政策出台,办公室里接打电话最多的那个人,就是徐颖璠。她会积极向各方求教,仔细弄懂政策的每一个环节。下班后,在办公室里充电学习到最晚的那个人,也是她,直到一条条把新政策“磨”得明明白白。自我“充电”完成后,她还会为大家“输电”,并把新政落实工作安排妥当。

税惠政策落实到位是关键,但背后可能还有不易觉察的风险。如何更好地防范风险?徐颖璠靠的就是“针”功夫。2022年2月,在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前,徐颖璠凭着扎实的业务基础,帮助一家企业合规享受了退税。当时,这家企业按照制造业企业100%的比例申请了留抵退税。收到申请,徐颖璠仔细比对企业经营数据后发现了问题,立即叫停了这笔退税。随后,她辅导企业再次提出申请,避免了后续风险。

“有璠姐在身后,总觉得工作更有底气!”同事们对“把关者”徐颖璠的信任溢于言表。

将心比心 主动问需

在徐颖璠看来,退税、减税、降费不仅仅是简单的由企业提出申请、税务部门审核这么一套流程,而是税务部门在主动问需、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供纳税服务,让企业应享尽享税费优惠政策。所以,在退税减税降费工作中,徐颖璠坚持主动问需企业,必要时还会实地了解情况。

“我们企业符不符合享受条件?”“要怎么操作?”“享受了之后有没有风险?”这是企业咨询税费优惠政策时问得最多的3个问题。有时,一些企业因对政策把握不准,甚至会放弃享受优惠。遇到这种情况,徐颖璠总会耐心地进一步沟通,有时还会带队到企业开展政策辅导,打消企业的顾虑。

“作为基层税务干部,我能发挥的作用有限,但我不想在退税减税降费工作中,任何一家企业只是因为他们‘不敢享、不会享’而说出‘不’。”徐颖璠说得实在。

有一次,在办理一笔留抵退税业务时,徐颖璠了解到这家企业正处在扩建厂房但又缺少资金的困境中。她和同事立即认真规划事前、事中、事后三级审核机制,确保退税资金“快、准、稳”直达企业。

有了良好的沟通基础,徐颖璠更能理解每笔退税款对于企业经营发展的意义。她说,越是详细了解每一单退税的前因后果,越能深刻感受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内修外练 创新添花

要做好退税减税降费工作的统筹管理,除了练好业务“内功”,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激情是徐颖璠的秘笈。

个人所得税退税审核工作任务繁重,如何破解人力短缺难题?借助工具提高效率!徐颖璠借助表格处理技巧,周末加班制作了一个退税审核小工具。税务人员选择对应条件后,通过小工具能自动生成审核结论,这样既统一了审核模板,又提升了审核效率,有效缓解了工作压力。

“有没有什么途径能让我们从税收视角,更精准地把握集团的经营发展趋势?”在一次税企交流中,有企业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给了徐颖璠很大启发。有想法就立刻行动,她带领青年干部深入研讨,依托省局大企业税收遵从合作系统,通过深入分析企业涉税大数据,形成集团“专有画像”,为企业量身定制“一企一策”个性化服务。此外,徐颖璠和同事们还以当地百家企业为样本,通过设计主观和客观指数的可视分析,精准把脉企业的经营动态,及时送上税惠政策。

1985年出生的徐颖璠,参加税收工作已有15年。她说,新的一年,自己会继续认真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在本职工作中下足“针”功夫,为更多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