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宝安区税务局创作的短视频《我在大湾区等你》,讲的是理想和现实“双向奔赴”的故事。短短几分钟,展示了留学归来的香港青年夏仔在税务部门暖心帮助下,成功在大湾区创业的经历。最近,这部短视频获得第四届“税眼看发展”全国短视频大赛一等奖。
港澳青年创业者“到内地去!”
“夏仔,是不是真的要回国啊?”“如果不是疫情,我应该早就回国了。”视频开头的一段对话,迅速把观众带到主人公夏仔的故事中。夏仔是欧洲某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毫不犹豫选择回国创业,他选中的地方,就是充满创新和活力的热土——粤港澳大湾区。
说起大湾区,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是强有力的政策扶持,是超强的科技创新活力,是完善的产业链和配套服务……如何在视频中体现这些优势,同时又巧妙地融入税收元素?
“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小切口,以点带面反映深圳乃至大湾区的优势和吸引力。”团队成员谢张钰说。经过讨论,视频的主题一步步聚焦:如今深圳与香港、澳门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热土,许多港澳青年看到了施展才华的机遇,“到内地去!”成为许多港澳青年创业者的理想。而深圳为这些青年提供了更多便利,从企业初创的补贴政策,到申请人才公寓,再到交通补贴……一系列优惠政策,助力港澳青年的理想照进现实。
由此,故事的主线确定了:以留学归来的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大展宏图为切入点,展现大湾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优惠政策对人才的“吸铁”效应,让港澳青年的创业梦想在这片热土孕育发芽。
巧妙构思埋下伏笔
在脚本创作中,主创人员巧妙构思,埋下不少伏笔。第一个伏笔是税务干部的名字,主创人员为税务干部取名“叶子”。“绿叶衬托红花,每一位来大湾区创业的青年都是故事的主角,我们甘当绿叶,帮助他们走好创业之路。”主创团队的陶淼琳说。
视频里,“土豆泥”为什么多次出镜?这是主创团队埋下的另一个伏笔。“在短视频中,‘土豆泥’是两代创业人的联结,也寓意着大湾区创业精神的传承。”《我在大湾区等你》的总编剧李睿说,视频里,以陈妈为代表的老一辈创业人吃了很多苦,“土豆泥”是他们奋斗岁月的见证。而对年轻人夏仔来说,“土豆泥”是他的童年记忆,更是吸引他回到大湾区的情感羁绊。
《我在大湾区等你》短视频引起许多青年共鸣,在青年创业者眼里,粤港澳大湾区不再是“诗和远方”,而是成就梦想的沃土,更多创业之梦正在大湾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