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十大税收新闻当中,我特别关注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我以为,在当下的中国,充分认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意义和影响非常重要、非同小可。
对于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意义和影响,至少有如下三个观察点:
第一个观察点,在什么样的背景条件下提出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仍处在关键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这样一个背景条件下举行,也是在这样一个背景条件下提出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换言之,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提出,一个非常关键的背景是经济恢复,对于这一点要高度重视。在经济恢复关键阶段,提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显然是把它作为推动经济恢复的重要抓手或者关键一招。
在过去一年的经济持续恢复中,一个逐渐形成的共识是,这一轮经济恢复不同于以往我们所经历的任何一次经济恢复。至少目前来看,经济恢复不会是短期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可能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经济恢复进程,遇到的核心问题是社会预期偏弱。如何强信心、稳预期,是推动经济恢复的关键所在。
在信心和预期面前,根本之计是改革,而不是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这个重大任务当中提出,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可以认为,这是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即以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其中的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为推动经济恢复进程注入强大动力。
第二个观察点,为什么在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中专门提及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这与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有直接关联,也与财税体制改革的传统优势紧密相关。回顾一下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就会看到,1979年,是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财税体制为改革开放启动“铺路搭桥”。1994年,又是财税体制改革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奠定了基础。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并作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判断,即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既然是基础就要先做,是支柱就要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又是以财税体制改革为全面深化改革“铺路搭桥”。
今天,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实际上又处在一个关键时点上,进一步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快经济恢复的进程,既面临一系列挑战,也面临一系列机遇。如何布局好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为推动经济恢复进程、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而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第三个观察点,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要建立在此前历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基础之上去谋划。它绝不是另起炉灶或从零开始。我理解,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要站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实施的财税体制改革的肩膀之上谋划。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税收理论工作者、税收实务工作者,肩上的担子是非常重的。改革越往深处走,遇到的难点越多,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都不是前几轮财税体制改革所能比拟的。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必须潜心研究当下中国财政税收运行状况,摸准运行的规律。尤其不能就税收论税收、就经济论税收,要超越税收、超越经济,站在高质量发展、站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上去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