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国际税改对企业的影响

2024年01月10日 版次:08        作者: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大中华区能源与资源行业税务主管合伙人 兰东武 大中华区税收政策主管合伙人 沈瑛华

2023年世界税收十件大事中,我们比较关注两个方面内容。

一件是“税收征管数字化高级别国际研讨会就推动数字化转型达成共识”。随着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大力推行电子发票和税务实时申报已是大多数国家税务部门的共识。税收征管数字化成为国际税收领域的一大趋势,近年来各国税务部门在跨国数据交换、税务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这些举措有助于提升税收治理能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减轻了纳税人的遵从负担。

在全球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的共同愿景下,我们观察到大型跨国企业在多个国家开展业务,需要在各国实现纳税遵从。同时,各国对电子发票和数字化申报等举措推行力度不同、所处阶段不同、采用标准不同,给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纳税遵从乃至系统更新带来挑战。

税收征管数字化高级别国际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中国在推进全球税收合作、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方面的努力。研讨会上各国交流了在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纳税服务创新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有助于各国在加强税收征管能力,提高纳税服务质量和效率,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公平和高效遵从的税收环境。

另一件是“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正式启动”。自2005年开始,欧盟成员国内部对于在欧盟范围内生产的产品实施碳配额制度,碳排放企业需要通过碳交易平台购买碳配额。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和各个成员国的碳税制度并行,对减少碳排放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次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实施后,无论该产品是否是在欧盟生产,相同的碳排放将支付基本相同的碳配额。这客观上可能导致部分欧盟进口商进口成本上升,并传导至我国的出口企业。

对出口企业而言,应积极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带来的挑战,推动企业绿色发展。一方面,出口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评估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企业生产运营等各方面的影响和潜在风险,测算预期成本,着手对现有的生产运营流程进行适当调整,比如优化产品工艺流程和供应链结构、采用低碳环保技术等。另一方面,出口企业可以在过渡期内,建立健全内部碳排放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及时与相关国家(地区)的客户沟通协商,了解其产品需求和具体标准,协调双方需要为适应绿色税收政策要求做出的调整,及时通过更新合同条款、调整产品供应或约定碳排放信息沟通机制等方式积极应对新影响、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