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国家税务总局毕节市税务局以税务总局建设“税路通”服务矩阵为契机,立足毕节市实际,深化落实贵州省税务局“税路通·e路黔行”子品牌服务要求,在跨境涉税诉求响应、升级跨境服务平台、优化跨境纳税人政策服务等方面细化措施,出台涵盖党建引领、管家服务、税惠赋能、“税银互动”、部门协作五个领域共10方面针对性举措,打造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线上线下办税通道和服务渠道。
威宁苹果“闯世界”
走进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黑石头镇、迤那镇等地的苹果种植基地,苹果挂满枝头,标准化果园一片生机盎然。
据毕节市商务局副局长刘洋介绍,2023年6月,贵州省商务厅等8部门印发《关于实施“乡村外贸”战略的工作方案》,通过发展进出口贸易,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国门,助力乡村振兴。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是贵州省首批“乡村外贸”10个试点县之一。该县具有显著的乡村特色,产业基础强,发展前景好。
税务部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倾力打造“税路通·e路黔行”子品牌,以满足跨境纳税人缴费人诉求为导向,为出口退税企业开展数据分析,精准测算企业红利,并发放问卷调查,对收集的诉求和问题由相关业务部门答疑并将其梳理汇总、编制成册。同时,通过电子税务局等数字化手段精准推送相关政策,综合运用微信公众号、纳税人课堂、可视化答疑等方式,及时回应企业关切,助推全市“乡村外贸”试点企业更好发展。
在贵州贵茂贸易有限公司的保鲜冷库里,一箱箱苹果码放整齐。在苹果分选作业区的传送带上,红彤彤的苹果正通过自动化清洗分选流程、自动拍照测色的标准化分选设备,被输送到各个包装平台,这些苹果最终将从毕节发运至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在出口退税申报中,我们只需要在自然人电子税务局填写申报表,提交后退税款很快就能到账。现在办税真的越来越智能、越来越便捷了。”贵州贵茂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段仕文说,“威宁是‘乡村外贸’试点县,贵茂贸易是县里的试点企业之一,我们有信心在出口退税等税收政策的加持下努力把‘威宁苹果’这张‘名片’擦得更亮、推向世界。”
据了解,威宁县苹果种植面积已经超过21万亩,产业覆盖2.4万多户脱贫户对象,带动12.1万户果农增收。
蚕丝品畅销海内外
蚕桑产业是毕节农民致富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毕节市赫章县生态环境好,当地产出的蚕茧蚕丝品质非常高。在赫章县贵州丝路兴蚕纺织有限公司展厅里,陈列的各类丝织产品织法紧密,手感细腻柔软。
据该公司总经理李惠强介绍,公司与浙江花神、上海水晶家纺等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为其生产输送生丝和丝棉。公司部分产品还远销欧美。“我们公司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后,资金上有些紧张。在得知我们的困难后,税务干部主动上门辅导,告知我们可以凭借公司的B级纳税信用,通过‘税银互动’申请贷款。随后,公司申请的269万元贷款到账,资金压力得以缓解。”李惠强说,公司预计2024年产值将达4000万元左右。
据了解,贵州丝路兴蚕纺织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模式,实现蚕桑种养、蚕茧缫丝、蚕丝被加工“一条龙”产业链,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还丰富和发展了当地传统的蚕桑文化。
毕节市税务局聚焦“走出去”乡村企业的所期所盼,通过加入地方政府服务外贸企业工作机制、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建立重点外贸企业管理台账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深层次、全方位的政策宣传和纳税辅导。
据统计,毕节市共有118户备案出口退税企业。2023年,毕节市税务局累计为23户出口企业办理退税3704万元,同比增长36%。
“立足贵州省特色农业基础,服务农产品出口,助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建设是税务部门应尽的职责。”毕节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吴凝表示,毕节市税务部门将高效落实出口退税服务监管新机制,推广好“税路通·e路黔行”服务品牌,以更优质的税收服务,支持外贸企业发展,服务全省高水平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