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税收服务“一带一路”人才基地暨国家税务总局邢台市税务局“语税行”人才能力提升实践营地揭牌仪式在邢台举行。“Est-ce que je peux vous aider?”(您需要帮助吗?)揭牌现场,实践营地营员展示了在服务法语纳税人时使用的服务用语。
邢台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侯锐介绍,针对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邢台市税务局建设不同主题的实践营地,开展实战化培训,实现人才快速“复制”和经验迅速推广。目前,该局已建成“领头雁”“服务星”“数先锋”“文苑泉”“纪清风”“语税行”6个实践营地,举办11期实战型培训,参训营员达138人。
“谋”字在前,科学布置营地建设
经过反复研讨,邢台市税务局明确以“三个需要”作为实践营地建设原则,即工作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才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培训需要什么样的课程。
该局构建“市局党委主导、责任科室主抓、县级税务局主建”的工作机制,由各科室作为承建单位牵头建设对应的营地,制定项目书,明确营地建设原则、营员范围、营地目标、任务要求及考核评价等具体事项。各营地在制定课程安排前,组织学员召开专题座谈、发放问卷调查、开展课程问需,征集各类意见建议,变“有什么教什么”为“需要什么学什么,想学什么教什么”,创新探索情景模拟教学新方式。
2023年6月,邢台市税务局建立了第一个实践营地——“领头雁”实践营地。“作为新任副局长,如何迅速进入角色,更好统筹工作,是我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实践营地接受培训,我找到了答案。”新提任的科级干部郑扬带着角色转变的困惑,参加了“领头雁”实践营地,最后收获颇丰。
邢台市税务局教育科负责人石艳芳介绍:“不同实践营地有针对性解决不同问题,比如‘领头雁’‘纪清风’是帮助新任职科级干部和纪检组长更快适岗,‘文苑泉’解决的是写作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服务星’旨在提升纳税服务能力水平等。”
“实”字当先,精准开展实战培训
实践营地建设突出岗位实务、互动实练、案例实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贯通、深度融合。比如“服务星”实践营地覆盖纳税服务全条线,从纳税服务股到办税服务厅负责人、业务骨干以及新进人员,分批次、分类型进行实战型教学。
2023年12月底,第四期“服务星”实践营地在邢台市信都区税务局举办。营地围绕“入门基础讲训+操作流程实训+系统提升培训”的任务,采用机房授课、分组演练、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期间,新入职公务员毛向东在为一位纳税人办理税务注销业务时,遇到纳税人因不熟悉办理流程,业务办理不顺利而产生情绪的问题。在他不知所措时,“服务星”营地导师、信都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负责人贾辉第一时间关注,了解情况后及时安抚纳税人情绪,耐心解答问题,最终成功办理业务。
“一对一现场教学让我观摩了导师如何与纳税人更好沟通、更快解决难题,这是从书本中、课堂上很难学到的。”毛向东说。
各营地围绕实战化目标,开设各具特色的实践课程,形成优秀课程20余个。“纪清风”实践营地组织税费优惠政策落实监督、来信来访接待处理等情景模拟,营员分角色演绎监督、谈话、教育等场景,参与线索处置、谈话核查、案卷整理、廉政意见回复、撰写总结报告等纪检业务。“文苑泉”实践营地围绕当前重点工作,以“讲、写、评、改、晒”等方式,指导营员学习税务公文、信息简报、工作总结、领导讲话、新闻稿件等9类文稿的写作,最终形成文稿近200篇。
“干”字为要,聚力推动工作开展
邢台市税务局坚持以学促干、以干践行、以行增效,把培训成果融入干事创业中。
“在实践营地学习后,我处理问题的思路更清晰了,能力提升很大。”威县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董占涛学成归来后,创新推进县局亮点工作,其主抓的职工书屋被全国总工会评选为“2023年全国工会职工书屋便利型阅读点”。“数先锋”营员针对全市皮毛绒行业优化整合12项风险指标,构建了15个行业风险指标模型,为精准监管特色行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邢台市税务局把学用相融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推动人才培养常态化。该局建立《营员成长跟踪台账》,持续跟进营员返岗变化情况,对其能力提升、作用发挥、岗位履职、业务水平进行全程跟踪关注,并通过座谈听取培训意见、测评掌握培训效果、回访掌握培训需求,形成“培训—检验—改进”良性循环。
“我们在导师选配、课程选择等方面共设置20个评价指标,形成营地建设评估管理体系,推动营地建设、队伍建设、税收工作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聂晓强介绍。
“下一步,我们将在现有项目基础上,谋划实施党建、税收分析等营地项目,加快‘实战型’人才培养步伐。”侯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