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00天的奔波、数十万公里的跋涉……这些数字,串起了国家税务总局黄山市税务局老干部倪国初的退休生活。
退休9年多,倪国初坚持为老兵拍照,拿着相机和时间赛跑。到现在,他已经拍摄了300余位黄山市的老兵。谈起为老兵拍照的初衷,倪国初说:“原因很简单,只希望有人能记住他们。”
“老兵拍老兵,多有意义啊!”
1972年,18岁的倪国初应征入伍,开启了10年的军旅生活。在此期间,倪国初参加了保卫祖国西南边疆的战斗,当时他写下遗书,义无反顾奔向战场。他永远记得教导员的一席话:“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祖国需要你们的时候到了,一定要为国争光。”自此,军旅生涯成为倪国初生命中的重要经历,他始终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1982年,倪国初转业到地方工作。1993年,他被调入税务部门,曾先后担任黄山市祁门县税务局局长、祁门县国税局局长、黄山市国税局副局长。2015年退休后,与一位退役老兵的偶然相遇,触发了他为老兵拍照的想法。
2016年秋,倪国初与好友到歙县金竹岭拍日出,途中看到一位老农正在锄地。在他身后,晨曦初照,云海翻涌……倪国初赶紧拿起相机,拍下了这一刻。事后聊天发现,老农是位退役军人,退役后还没有认真拍过照。这时,好友对倪国初说:“你也当过兵,以后就拍老兵吧。”顿时,军旅记忆涌上倪国初的心头,他想,老兵拍老兵,多有意义啊!
倪国初很快行动起来,开始在当地寻访老兵。拍抗美援朝老兵王利志时,倪国初历经3个多小时的奔波才找到他的住处,当他看到老人穿着褪色的军装,胸前挂着沉甸甸的奖章,拄着拐杖站在村口时,心中一时五味杂陈。倪国初暗下决心,一定要为老兵留下珍贵的影像,让更多的人记住他们。
让更多人加入到为老兵拍照的队伍中
“寻访老兵就是寻访一种感动,更是寻访一段历史。”怀揣着对老兵的特殊情感,倪国初一拍就是好几年,可越拍他心里越慌。抗美援朝老兵程居好,倪国初第一次去拍照时,他的精神头还不错,第二次去送照片时就只能卧床休息了,不久,倪国初听到他离世的消息。2022年冬,老兵王利志也走了。他拍摄过的老兵,目前已有20多位离世。
倪国初深感个人的渺小,他只希望自己的脚步再快一些。在他的影响下,2023年初,黄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建了“军魂荣光”退役军人留影志愿服务队,定期上门为退役军人拍照。有了组织,倪国初拍照的劲头更足了。他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队,历时3个月,为全市67名荣立个人二等功及以上的优秀退役军人拍照留念。
2023年7月,黄山市美术馆举办了“军魂荣光·戎耀黄山”主题摄影展,展出了倪国初拍摄的67名功臣照片,先后有万余人前来参观。“老兵是时代的英雄,没有他们浴血奋战,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专门带孩子来这里参观学习,就是想让孩子了解历史,记住这些英雄。”一位市民说。
往返600公里 圆老兵留影心愿
摄影展成功举办,有更多的人知道了倪国初。2023年7月底,安徽广播电视台“天天帮你忙”栏目记者找到倪国初,告诉他马鞍山市有位市民联系栏目组,希望倪国初能上门为其父亲、88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杨启龙拍照片。
此次拍摄行程较远,往返距离600公里,而且杨启龙的抗美援朝纪念章和个人三等功军功章都丢失了,要想办法筹借。倪国初二话不说答应下来,他特意找到之前拍照认识的立过个人三等功的抗美援朝老兵齐家义,向他借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胸标、奖章和纪念章,又向一名体型和杨启龙相仿的抗美援朝老兵借了一套老军装。准备妥当后,8月6日,倪国初自驾从黄山市出发,赶往位于马鞍山市当涂县石桥镇团月村的杨启龙家。看到倪国初带来的军装、军功章,杨启龙十分开心,拍照时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倪国初对这次的拍摄也很满意,半个月后,他把装裱好的照片寄给了杨启龙。
目前,倪国初已经自费洗印、装裱了百余张照片,为132名老兵送上了永久的纪念。
今年,倪国初已经70岁了,但他没打算停下脚步。“我有个小目标,力争在建军100周年时出一本老兵画册,办一次老兵摄影展。”倪国初表示,只要拿得动相机跑得动路,他就会一直拍下去,这是他作为一名老兵的使命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