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案评析
本案是一起较为典型的企业虚假申报少缴税款案件。涉案企业作为下属企业的合伙人,在下属企业转让股权后,通过虚增交易成本的方式,向税务机关虚假申报,试图少缴税款,但在检查人员缜密的核查下,其所有伎俩都是枉费心机。
本案的核查过程并不顺利,面对涉案企业已注销、企业资料不全、线索不足等不利条件,检查人员迎难而上,不断调整检查思路,灵活机动地采取多种方式核查取证,最终成功完成了案件查处和税款追缴。
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查证方向。本案中,检查人员接到案源线索着手调查时,疑点企业已注销,在本地已无经营办公地点,并且企业负责人、合伙人等关键人员也均在外地。面对企业生产经营资料无法获取、企业人员以各种理由拖延不配合调查、手中线索寥寥的不利局面,检查人员沉着应对,及时转换查证方向,决定“绕过”疑点企业,加大第三方取证力度,通过实施外围调查,破解谜团。最终的办案结果表明,这一策略不仅“对路”而且十分有效。
强化部门协作,突破调查瓶颈。在涉税案件调查过程中,由于信息资源、技术手段、调查权限等因素所限,税务机关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调查“堵点”,在线索寻找、取证等方面遇到难题。此时,突破调查瓶颈的有效方法即是寻找“外援”,通过部门协作打开局面。
本案中,检查人员通过与市场监督部门加强协作,获取了涉案企业较为全面的注册和股权变更等资料,为进一步查清交易真相奠定坚实基础;通过与公安机关协作,顺利找到涉案企业合伙人,并促使其如约到税务机关说明情况,使案件最终得以顺利查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