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管理和服务创新 支持企业科技创新

2024年01月31日 版次:07        作者:陈战方

在天津市津南区“十四五”规划中,打造创新发展聚集区被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截至2022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办理期,津南区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资格的企业889户、取得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资格的企业700户,这些在科创领域表现亮眼的企业,构成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落实的重点目标群体。最近,笔者带队对这类企业的政策享受情况展开专项调研,针对政策落实中的短板弱项,创新服务管理模式,健全完善税费优惠政策落实机制,助力更多企业通过创新研发实现产业升级。

检视政策落实的短板弱项

创新能力代表企业核心竞争力,是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在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高额的设备采购投入和试错成本,让企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为发挥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近年来,国家持续优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2023年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统一提高到100%,并新增7月预缴申报期作为政策享受时点。在政策顶层设计不断优化的同时,如何及时高效将优惠政策送到纳税人手中,考验着基层税务部门的落实能力和服务水平。

笔者选定辖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调研对象,通过深入企业开展座谈、走访科技部门和镇街园区管理部门、体验业务办理流程等方式,详细了解纳税人对政策的理解掌握情况,广泛收集诉求意见,查找各环节的堵点难点。

调研发现当前工作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部分新办企业对政策了解有限,不清楚是否符合政策享受条件以及申请办理的方式,存在“不会享”的情况。同时,费用归集不准确问题突出,如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混淆分配,列支了非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费用,研发过程中形成的下脚料、残次品、中间试制品等特殊收入未从研发费用中扣减,不仅影响到企业及时获得政策红利,还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违规享受的征管风险,需要基层税务部门在多个环节强化管理服务。

创新服务管理模式

针对发现的问题,笔者所在的国家税务总局天津市津南区税务局组织业务科室、税源管理所、办税服务厅等相关部门,研究制定精准落实政策的具体措施,形成覆盖企业政策享受“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的全链条服务管理模式,并在全局9个税源管理所进行推广应用。

事前协作定位,靶向推送更精准。推动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与津南区科技局沟通衔接流程,建立联合管理工作机制,实现相关纳税人信息定期回传,及时获悉新取得高新技术企业或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资格的企业情况,与其申报缴纳数据一体化归集和分析,准确定位应享受政策和潜在受惠企业。在联合组织辖区内322户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开展专题培训的基础上,整合征纳互动平台、税企微信群等线上联络渠道和入户走访线下服务方式,第一时间进行“点对点”精准推送。

事中指引辅导,政策讲解更到位。如何准确界定研发活动和规范研发管理过程,是政策落实的要点和难点。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广泛征集纳税人需要明确的政策疑问,定期整理业务窗口、咨询来电、税企微信群等渠道的咨询高频事项,找出企业在申报享受、实务操作中的实际困难。进一步明确政策具体内容、享受条件、申报填写注意事项,制作发放费用归集口径明白纸;到50余户重点企业开展实地宣讲,辅导财务人员准确掌握各类费用的归集标准、整理留存备查资料;举办专场“可视化答疑”,互动答复解决纳税人涉税问题。

事后跟踪管理,风险防控更及时。打造“筛选—分析—反馈—处理”的闭环管理“四步工作法”,利用系统数据资源,整理以往年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较大企业清册,建立“制造业未冲减特殊收入”“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占比”等模型,从政策解释、税源管理和风险防控等不同角度开展全方位、立体式扫描。集中开展近3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落实专项核查,实地查验研发场所,了解流程工艺及会计和税务处理的方式,对扫描出的风险问题进行评估,分类分级实行辅导管理,以“早、快、准”的标准做好防险、控险、化险。

截至2023年10月申报期结束,津南区已有314户企业在第三季度预缴时提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共享受加计扣除金额7.7亿元。

健全完善政策落实机制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2024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进一步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方面释放积极信号。下一阶段的工作中,为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笔者认为,基层税务部门需要充分发挥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和税费服务“最前沿”的作用,为企业创新研发增底气、添动力。

一是提升“政策找人”准度。以税收大数据为依托,分行业、分业务、分性质对企业进行分类筛选,进行标签化管理;同时畅通部门间信息共享渠道,建立数据共享长效机制,及时掌握辖区内的科研项目进展和研发成果转化情况,实现“政策”与“纳税人”双向匹配,努力做到“未问先送”。

二是加大精细服务力度。坚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工作抓手,及时对接企业发展需要和涉税诉求,主动挖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辖区内企业带来积极效应的典型事例,通过多层级的报道,进一步扩大政策宣传的覆盖面;建立分类辅导的工作机制,根据纳税人的实际经营情况定制讲解内容,以“广宣传+精辅导”确保政策宣讲覆盖所有企业,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税收营商环境。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天津市津南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