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毕业论文主题都与时代发展脉络密切相关。从今年的毕业论文来看,很多同学选择的是关注数字技术背景下财税政策、税收征管与税负公平,以及财税政策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等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主题。
好的论文选题能够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创新点是评价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一篇优秀论文首先在选题上应有创新性,其次应具备论文结构的清晰性和逻辑性,最后应具备研究方法的规范性。一些学生将论文写作简单地视为知识梳理过程,仅对已有研究进行总结或重复,没有提出新的观点或研究方法。本科生可将论文写作视为一个学习过程,但研究生在一定程度上肩负着创造知识和学术开拓的任务,不能仅停留在对已有知识的重复。此外,财税学科作为社会科学,归根到底在于关注社会运行现实,研究结论往往内含着某种政策含义,需要研究者额外谨慎。一些论文对社会现状的解释和理论建构未捕捉到社会现状的主要矛盾,因而相关结论和对政策的解读可能与现实脱节。
当前,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给财税政策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也为财政支出和税收征管精准施策提供了新的技术。笔者认为,将AI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财税领域进行结合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真正深入地捕捉到区块链、大模型等数字技术的特征、并将其应用于财税领域的理论模型或应用评估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一些交叉研究对数字技术本质特征的关注尚不够深入,往往停留在简单政策评估的层面。未来,财税与信息科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还可以继续加力。
在AI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不能否认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便捷,如AI写作等工具能够快速生成文本,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人类的写作风格,但它并不具备真正的创新思维和原创性。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在于训练人的思维,所以在学术研究中不能用AI代替人类的思考和判断。在未来,应该加强对于AI工具使用的指导,帮助学生和研究人员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让AI工具更好地助力学术研究。科研工作者应在心中保持对于学术诚信的敬畏之心,在保证学术道德的前提下,合理合规地让人工智能更好地辅助进行学术研究。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