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创新创业沃土

2024年02月05日 版次:03        作者:章红撑

从中国沿海首批开放城市,到如今的制造强市、创新强市,浙江临海一次次在制度、业态、经营、用人等领域敢于“第一个吃螃蟹”,成功抓住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发展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一以贯之的“创新力”,是临海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力量。

当前,临海开展科技企业“倍增提质”行动,建立梯级培养和专精特新培育机制,已形成覆盖企业、学校、政府、社村、平台的“立体式”创新生态。临海已拥有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研究院、亿元以上企业研发中心。

临海的“立体式”创新生态来自“家传”。在全国首创股份制企业,成为第一批打造外贸特色产业“掘金”海外的县级城市,率先着力积累制造产业基础、拥有完整产业链,成为县域制造高地。创新生态也来自不断“开拓”,当地党委政府引领聚焦“制造强市”,推动经济社会全领域变革,积极建立、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制度、模式与企业、平台。

临海缤纷的科创驱动发展“图景”中,背后的税收力量不可或缺。

政策赋能。由临海市政府搭建的灵江科创廊道支撑万千创新主体,激活各类创新要素,形成新质生产力。税务部门抓牢灵江科创廊道这一发力点,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加强一对一政策辅导、全链条咨询直联等服务,确保留抵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助力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服务托举。税务部门坚持“以税咨政”,强化产业调研分析,充分运用税收大数据,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打造了“税眼看经济”品牌;将深化征管体制改革贯穿“征、管、查”一体全流程,聚焦“特色产业+潜能企业”开展分类分级税收服务,推出“一项目一团队、一企业一服务”“拟上市企业金色航道”“培蕾行动”等一揽子服务措施,当好企业科技创新的“助手”。

多方聚力。税务部门坚持凝聚部门协作合力,多年来联合经信、发改等部门走访调研、助企纾困;联合银行等部门推进出口退税提速增效、推动“税银互动”信用贷款;首创“三线融合”实体化联合办公模式,税务部门联合司法、金融部门着力强化涉税执法保障、司法保障、金融保障,共同营造支持创新、呼唤创新的优质营商环境。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临海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