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龄29岁的“极客老兵”

2024年02月05日 版次:06        作者:本报记者 何爽

临近春节假期,国家税务总局松原市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办税服务厅迎来办税高峰,前来办理业务的纳税人缴费人络绎不绝。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该分局副局长魏洪彪刚为纳税人缴费人讲完政策,又来到前台帮助青年干部解决计算机问题。

算起来,到今年,魏洪彪与计算机的情缘已有29年,称得上是一名老“极客”。作为退役军人,今年53岁的他又是一名当之无愧的老兵。从税生涯中,因为工作出色,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还曾先后获得“吉林省优秀退役军人”“德润松原·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

为局里建立第一个官方网站

1987年11月,魏洪彪进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在部队获得嘉奖3次,1995年4月退役转业到税务部门工作。当时,魏洪彪24岁,来到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地税局,是局里最年轻的干部。上班没几天,领导找到他说:“小魏,咱们局现在有三台286微型计算机,但是没人会用。你年轻,肯定能研究明白!”

“请领导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当年12月1日,魏洪彪自己报了计算机学习班。刚开始他学得有点儿吃力,还在日记中写道:“每天学习的内容简直可以用‘天书’来形容。”但他没有放弃,把学计算机当成一场硬仗。“铁杵磨成针”,他慢慢掌握了DOS命令,学会了BASIC编程语言。

就这样,魏洪彪成为松原地区最早学会使用计算机的青年干部。他深知计算机办公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了让更多干部学会使用计算机,他将计算机的操作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话写下来,形成了一本学习笔记。这本笔记被同事争相传阅,不少后来从事信息化工作的干部都学习过这本笔记。

1997年,税收征管改革提出“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征管模式。魏洪彪再次紧跟时代步伐,不断钻研网络互联和网站制作技术,终于在2002年3月22日为松原市地税局建立了第一个官方网站。进入网站,纳税人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提升了当地纳税服务质效。

从信息技术“门外汉”自学成了“土专家”

“虽然对信息化这块比较熟悉,但我不会的还有很多,还得努力学习。”魏洪彪总是这样说。

2002年11月—2003年11月,他花一年时间带领团队推动松原地区综合征管JTAIS系统上线,系统的上线应用,强化了税源管控能力,提高了税收征管效率。

说起这事,魏洪彪回忆道:“推动新系统上线,这事儿我也是个小白,但是组织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我必须要完成好。一手键盘,一手书本,我每天翻阅大量资料,不停向技术专家请教学习,忙得像陀螺一样。”

一年的连续作战,经常加班到凌晨3点,终于在比目标时间提前一个月的时候,新系统上线成功了。团队的同事聂春元说:“魏哥总是自己承担最多的工作,还怕我们身体吃不消,系统上线的时候他瘦了7.5公斤。”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2003年吉林省税务系统信息化工作会议上,魏洪彪代表松原市地税系统介绍了经验,他也真正从一个信息技术的“门外汉”自学成了“土专家”。

这之后,魏洪彪先后参与了“金税三期”、电子税务局系统上线等工作。2018年,国地税机构改革中魏洪彪又成了“大忙人”,他组建数据迁移小组,制作操作手册、撰写注意事项,第一时间完成辖区内5600多户企业数据迁移工作,并自己整理了操作方法,在全市推广。

十多年间,魏洪彪始终奋战在税收信息化的前沿阵地。在他的带领下,团队里的年轻人也慢慢成长为税收信息化专业人才。

让企业第一时间享受政策红利

2019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工作拉开帷幕。魏洪彪再次主动请缨,由他带队制订落实减税降费工作方案。他立下“军令状”:“我是最适合承担这项工作的人,我熟悉数据,一直也在学习最新税费政策,我保证完成任务。”

魏洪彪带领减税降费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利用大数据反复测算,精准锁定应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对企业进行辅导,第一时间帮助1200户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

在一次座谈会上,他听到有人提问:“有什么办法能够从税务的角度,准确掌握企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需求?”

魏洪彪再次“钻”进税收大数据中,认真梳理企业类型、优惠政策、预计金额等信息,查找企业在税收政策享受中的“薄弱点”。他还结合日常税源管理实际,指导相关业务部门将企业适用、急用、可用的政策汇集成税收政策清单,帮助企业应享尽享税费优惠政策。

如今的魏洪彪,每当工作不忙的时候,就在办税服务厅“搭把手”;每当有业务要“较真碰硬”,他也总能不负众望,运用信息化技术思维解决纳税人缴费人的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