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在湖南省株洲“中国动力谷”,记者与前来参加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年会的墨西哥城客户代表,通过手机视频连线实时观看了墨西哥城地铁运行状况:远在万里之遥的墨西哥城,一辆辆新型胶轮列车正满载旅客,在崭新的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上驰骋,稳稳地承载起当地人“春来运转”的期盼。
由中国企业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建造的新型列车和崭新的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是中墨友谊的新见证。
“1969年投入运营的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历经半个世纪,设备老旧、轨枕腐蚀等问题凸显,已无法承担上百万人次客流量带来的运输压力,改进城市交通系统迫在眉睫。”作为墨西哥城地铁项目的负责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系统工程部部长陈旺明向记者介绍。
重建之旅,保障运行安全、提升运营效率是关键所在。而墨西哥城是一座填湖造地而成的城市,大部分市区建立在不稳定的回填土之上,且该城地处盆地地区,位于地震多发带。因此,墨西哥方要求地铁列车的车辆轴重要在原有基础上降低6%,以降低列车行驶时对地基的震动,减少钢轨损伤。
为达到墨西哥方的技术要求和满足大客流出行需求,中车株机项目组从车体到转向架,再到每一个零部件都进行了重新设计。“我们研制的新型胶轮地铁列车不仅车辆轴重达标,还创新性采用大胶轮走行、小胶轮导向的转向架,噪声更低、安全性更强、能耗更低,最高运营速度达到每小时80公里,载客量达2252人。”陈旺明说。
在中车株机转向架事业部总成车间,系统工程部车辆管理主管贺莹告诉记者,专为墨西哥城地铁列车研发的新型胶轮转向架,爬坡性能更好,整车能耗更低,加上列车配置的全新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列车自动加减速、自动调度、自动停车,与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曾经的老旧列车相比,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
“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研发周期长、安全要求高、创新耗资大。为突破‘卡脖子’技术,公司25%以上的员工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近5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数十亿元。”中车株机财务中心质量信息部经理刘洋表示,在中国列车“出海”的背后,有税务部门的鼎力相助。2023年,中车株机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优惠2.7余亿元。
“有国家政策支持,我们‘走出去’步伐更加坚实。”陈旺明说,中车株机目前已在墨西哥、南非、马来西亚、土耳其等国家设立了制造工厂、维保基地,既实现了业务扩展,更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仅在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整体现代化改造项目中,公司就为当地培训近300名技术人员,提供近1500个就业岗位,带动当地100余家供应商参与制造,实现了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