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让,这批货马上要送到海鲜市场。”晨光熹微,宁波市奉化区的桐照码头已是灯火辉煌,返航的渔船带着满舱渔获,鳞次栉比地靠在停泊区。船一停稳,渔民们就吆喝着将一箱箱“透骨新鲜”的海鲜从渔船搬到码头的自动传输带上。
“很快,这些渔获就会变成老百姓年夜饭桌上飘香的菜肴。”莼湖街道渔业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捞海鲜的人,一年在海上待了200多天
“向海而生”的桐照村,已有上千年历史,2010年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第一渔村”的称号,拥有大型捕捞渔船500余艘,笼聚起7000多人出海捕捞,全村渔业经济年总产值在10亿元以上。
常年在海里讨生活的渔民沈小权,2023年除了休渔期和中途几次回来避风,一直在东海捕捞作业。“在海上待了200多天,正好能享受税收优惠。”沈小权笑着说。
根据延续实施的远洋船员个人所得税政策,一个纳税年度在船航行时间累计满183天的远洋船员,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这项政策够省钱、够实惠!”沈小权说。
目前宁波共有253名远洋船员登记在册,2023年度减征应纳税所得额1406万元。
做海鲜的人,想吃“鲜”就要抢“先”
下午5点,赶在太阳西落前,宁波水产品批发市场里,一场“抢鲜战”即将打响。随着满载虾蟹的40多辆冷藏车鱼贯驶入,市场门口已经有很多买家翘首企盼。
运鲜车一打开后厢门,买家们就一拥而上,开始“抢鲜”。叫卖声、砍价声此起彼伏,整个市场里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
“鲳鱼今天多少钱一斤啦?”正在询问价格的是宁波市江北走马楼酒店有限公司经理周伦文,“怎么看鲳鱼新不新鲜,一是看眼睛,二是看鱼鳞,闪闪放光的肯定透骨鲜。”周伦文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我们的生意特别红火,海鲜要再多买点咧。”
走马楼是宁波的“老味道”,香煎带鱼、红膏炝蟹、爆炒香螺……不管谁来了,酒足饭饱后肯定是一句“米道赞(味道好)”。
“近几年国家有很多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餐饮行业,2023年我们就享受各类税费减免近10万元。”周伦文介绍道,“近期的包厢全都已经预订满了,现在只余下大堂桌位可预订,新年早茶预订量也在逐渐增加,相信2024年生意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