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好啊国金,村民们都惦记着你呢,有空记得回村里坐坐!”
“好嘞孟叔,过年好啊!”
春节期间,国家税务总局兰考县税务局青年干部杨国金接到五爷庙村老人孟现油送上的新年祝福。虽然驻村工作已结束半年了,但村民们仍记挂着他。
2020年参加税收工作的杨国金,是一名95后。工作中,他激情饱满、干劲十足,同事们都说这个小伙子有朝气、有活力。在五爷庙村驻村的两年多里,他也成为村民们乐于亲近的好帮手。大家称赞说,国金虽然年纪小,但本领可大着呢!
“税官”与“村官”
2021年3月,工作不久的杨国金响应组织号召,成为兰考县城关乡五爷庙村一名驻村干部,开始了一边做“税官”一边做“村官”的日子。为尽快进入角色,他与村干部吃住在一起,充分了解村情、民情。他注意到,五爷庙村有很多闲散劳动力,如何调动村民工作的积极性,让大家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一次偶然的机会,杨国金在兰考县红庙镇发现一个鞋厂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碌地缝纫鞋面、装箱搬运,他想起了村里的藤椅加工点,如果把现有的藤椅加工点改造成“藤编工坊”,让村民们把自家土地流转出去,到“藤编工坊”来工作,就可能实现增收。
杨国金的想法得到了村“两委”的支持,他们立即召开村民大会征求意见,但一些村民却有顾虑。杨国金开始和村“两委”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种植普通农作物不赚钱,还耽误外出务工,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办工坊,未来生意好了还能拿到分红……”
经过一个月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他们终于说服所有村民完成了土地流转,并严格按照土地性质,带着大家利用村里闲置的土地办起了“藤编工坊”。工坊成立后,提供了60余个劳动岗位,一起创办工坊的村民每月可增收2000余元。看着村民们的笑脸,杨国金说比自己赚了钱还高兴。
“小事”与“大事”
修房子、拆院墙、卖蔬菜……每天,杨国金都会帮村民解决一些生活上的事情。在杨国金眼里,带领村民致富是大事,这些看似不重要的“小事”也都是大事。
村民孟现油种了几亩蔬菜,因为年纪大了,又遭过车祸腿脚不便,自己找不到蔬菜销路,十分着急。杨国金了解情况后,主动与县城的饭店、超市对接,有空就会开车带着老人去卖菜。每次卖完菜,不善言辞的老人并不会说太多感谢的话,但总会在杨国金走的时候问一句:“下次啥时候来啊?”然后目送他走远。
还有一次在暴雨来袭前,杨国金放心不下一位独居的老人,就到他家中查看。走到门口,发现大门紧闭,敲门也没人应。情急之下,他翻墙进去,看到老人正在睡觉,这才松了一口气。仔细检查房屋情况后,他发现老人的卧室存在漏雨隐患,便将老人接到村委会休息。雨过天晴后,他又协调申请为老人修好了房屋。
流转土地380亩、修路4.4万平方米、维修安装路灯131盏,改造强弱电6700米、污水管网1841米、雨水污井51座……一串串数字串起了杨国金两年多的驻村生活。
2023年7月,杨国金的驻村生涯圆满结束,他被中共兰考县委授予“优秀驻村工作队员”称号,同年8月荣获开封市“五一劳动奖章”。
“终点”与“起点”
驻村工作结束后,杨国金回到税收岗位,开启了税收工作的新起点。因为有财会专业基础,他被分配到重点税源分局兰考县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负责房地产企业管理服务工作。
房地产企业项目周期长、遗留问题多,为了能切实将企业税费风险解决在萌芽状态,杨国金与局里的青年干部组建了“青力而为”税费风险防控团队。工作中,他总会多留一份心、多问一句话,不放过数据中的任何细枝末节。
不久前,在一次日常数据筛查中,他在兰考县一家置业公司的申报资料里发现了蹊跷。对于这家公司,团队成员早已发现涉税风险点,正着手准备约谈,杨国金紧急叫停:“公司还存在一些其他风险点,我们得讨论一下。”于是,大家立即开会,梳理企业经营情况,又发现了增值税视同销售少确认收入的疑点。会后,团队成员向杨国金竖起大拇指:“没有任何一个疑点能逃过你的火眼金睛啊!”
摸清企业情况后,杨国金和同事与企业负责人约谈,一条条列明风险点,然后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规范财务制度、防范税收风险,目的还是为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最终,企业主动向税务部门申报并补缴了税款。补缴税款入库那一刻,杨国金说,“为国聚财、为民收税”这几个字在他心里一下变得具象化了。
作为分局年龄最小的税务干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杨国金还主动承担起局里其他的杂活累活。他常说,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付出,为大家带来更多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