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崔敬伯,或许很多人比较陌生,但这是一个应该被铭记的人。新中国成立后,崔敬伯任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税务总局副局长,他组织筹备了首届全国税务会议,在组建财经队伍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崔敬伯以中国税务学会顾问、中国财政学会顾问、中央财政金融学院顾问身份,投身对外开放财经立法工作,有力推动了财税改革发展。1978年—1988年,崔敬伯指导当时财政史学界专家编写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教材和专著近1000万字。
他不仅是经济学家、财政学家、财税法学家和财政史学家,还是充满情怀的教育家,一生在16所大学执教,终生笔耕不辍,写下大量著述。
《崔敬伯随笔》是崔敬伯所写的非财经类文集,从2006年起由崔敬伯的三个女儿君慧、君定、君戒及长子君望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和北京大学等图书馆的报纸杂志上历经多年搜集而成,由崔嘉、魏平、崔军录入,目前整理83.9万字编辑成册。书中收录崔敬伯先生各个时期的文章612篇,散见于《国闻周报》《大公报》《大公晚报》《新民报》《新民报晚刊》等报纸、杂志。这些文章写作时间从1927年到1956年,跨越30年,或写于赴日留学、赴英留学期间,或写于风雨飘摇的战争时期,或写于朝气蓬勃的新中国建设时期。字里行间,读者既能读到崔敬伯学贯中西的深厚底蕴,也能感受到他披肝沥胆的家国情怀。
(作者系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