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战争”是英国历史上的内战。15世纪下半叶的30余年间,英国王座几度易主,血腥残酷的权力斗争背后,是财力的较量。两大家族为了争夺王冠而不断“开源”征税,税收在这场王权争夺战中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斗争的双方是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他们都是英王爱德华三世的后裔。由于两个家族的家徽分别是红玫瑰和白玫瑰,莎士比亚在戏剧《亨利六世》中以两朵玫瑰被拔作为战争开始的标志,“玫瑰战争”由此成为对这场内战的称呼。
开征“人头税”的理查二世黯然下台
1399年9月30日清晨,英国威斯敏斯特宫的议会大厅座无虚席,议员们齐聚一堂,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公爵向议会提交控诉书,列举国王理查二世的33条罪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滥征税款、挥霍无度,致使各地发生暴乱、抗税不断”。
理查二世在位期间生活奢侈荒淫,他以“征战”为名下令开征许多新税,甚至开征“人头税”,规定“凡年满14周岁的英格兰居民,不论阶层、收入、工种,全部都要缴纳税款,税金为每人每年12便士”。此令一出,引起全国上下的强烈不满,还引发了英国各地的反抗运动。趁此机会,兰开斯特家族逼迫约克家族的理查二世退位,亨利公爵成功上位,成为亨利四世。
亨利四世即位后,汲取前任国王的教训,不但不敢多征税款,还在离世前反复叮嘱儿子,不可加税滥征,以免引发战争。但他的儿子亨利五世并未遵守父训,继位后频繁征战、多次征税,可此举非但没有招致反对,反而为自己赢得拥护,这是为何?
亨利五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在位期间正值英法百年大战,他深知战争的成败与财税状况密切相关,所以他在加税的同时,大力整顿财政,抽查账簿、惩治贪腐。在亨利五世的统治下,英国国力稳步上行,王室收入甚至比他父亲亨利四世在位时还有大幅增长。
1429年,8岁的亨利六世继承王位,继续背负兰开斯特家族的希望。但这位幼主在成年后却让人大失所望,他毫无治国理政的韬略,更没有经营财税的才干。在亨利六世统治时期,英国一直没有稳定的岁入,财政状况非常糟糕。终于,又一个挑战王权的人出现了,他就是摄政王理查·金雀花。
王室宝座几度交替,“战争税”决定成败
理查·金雀花作为约克家族的公爵,骨子里就有对兰开斯特家族的仇恨和对王冠的渴望,只是因为心存忌惮而选择了隐忍。直到亨利六世登基,理查被推举为手握重权的摄政王,他篡位的野心逐渐显露出来。不过,理查最终失败,因为他忽视了一个女人——玛格丽特王后。
亨利六世虽然昏庸无能,但却娶了一位足智多谋的王后。玛格丽特王后心思敏锐、极善权谋,她很快就发现了理查的野心,于是拉拢贵族将理查赶出了王宫。被削职的理查彻底摘下面具,于1455年发动“圣奥尔本斯战役”,拉开了“玫瑰战争”的帷幕。
在这场战役中,理查大获全胜,重回摄政王宝座。可没过多久,玛格丽特王后又将理查赶出了权力中心,并将他驱逐到爱尔兰。在爱尔兰蛰伏的4年中,理查找到了约克家族的最强盟友——沃里克伯爵,在沃里克伯爵帮助下重整旗鼓。等到军饷充沛、粮草已备,理查率兵攻回伦敦,活捉了亨利六世,而机智的玛格丽特则躲过了士兵搜捕,只身逃走。理查再次夺回摄政王的位置,并逼迫国会出台法案,承诺未来由自己继承王位,这是理查第三次出任摄政王,也是他与玛格丽特王后的第三次交锋。可是,理查的国王梦并没有实现,他低估了玛格丽特筹集“战争税”的能力。
出逃后的玛格丽特投奔兰开斯特家族,设法得到北部领主支持,成功筹到了大笔“战争税”。有了资金保障后,玛格丽特迅速集结军队、发动反攻。在韦克菲尔德战役中,理查中计战死。
1461年,理查的儿子爱德华发誓要为父报仇,于是他来到爱尔兰,找到了之前帮助过父亲的沃里克伯爵。彼时,沃里克伯爵的财力和势力愈发强大。爱德华向爱尔兰民众承诺,即将征收的这笔“战争税”会帮助他赢得整个英格兰。届时,爱尔兰人民将享受到成倍的回报。这个征税理由简单直白并且十分有效,再加上有沃里克伯爵的支持,于是当地民众同意缴纳这笔税款。有了资金支持,爱德华当即招兵买马,组建了一支军队攻回伦敦。而此时,他的对手玛格丽特正站在伦敦城的大门外焦急万分。
此前,玛格丽特急于除掉爱德华,向苏格兰寻求了援军。但常年战争使得玛格丽特手中根本没有稳定的税收,无法给援军足够的军饷。而苏格兰派出的援军又都是一些野蛮粗鲁的杂牌军,他们毫无纪律,肆意在伦敦城内烧杀抢掠、霸占百姓财物,甚至还有人叫嚣是“替王后征税”。这让伦敦人民愤怒不已,民众齐心协力将这支“强盗的军队”赶出了城,并紧紧关闭了城门。
王后军队失去了食物和补给,很快失去了士气。在这场“陶顿战役”中,双方共派出5万兵力,丧生人数超过一半,堪称“玫瑰战争”中伤亡最惨重的战役。最后,爱德华夺取了胜利,英国国王的宝座再次回到约克家族手中。
推出“恩税” 理查三世失去民心
爱德华四世登基后,最为关心的就是税收,他深知税收对于战争的重要作用,所以他要将税权紧紧地握在手里。不过,爱德华四世也深知民众讨厌收税,频繁征税会削弱百姓对王室的好感。
1467年,爱德华四世在议会上郑重承诺:“除非遭遇紧急情况,否则我不会再向我的臣民征收额外的税款。”这是英格兰历史上国王首次作出类似的承诺。想要重振王权、巩固财政,就必须从改善税制着手。爱德华四世知道,在所有税种中,关税是王室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当时占税收总额的一半以上。于是他想尽办法说服议会,授予君主“终身享用关税”的权利。最终,他成功了,议会批准国王可以终身享用羊毛税、桶税、磅税和布匹税。爱德华四世在位时期,王室每年可以获得3.5万英镑的关税收入。
1483年,爱德华四世暴毙,他的小儿子爱德华五世年幼力弱,被摄政王理查·格洛斯特软禁在伦敦塔。随后,理查·格洛斯特篡夺了王位,成为理查三世。上位后的理查三世完全忘记了历任国王因征税而遭遇的打击,竟然试图通过议会征收“恩税”,想以此增加财富。
“恩税”是一种名为“恩”实为“税”的特殊征税手段,国王通过议会召集富商谈话,陈述国情之艰,恩威并施地要求大家捐钱,实际就是缴税。此举引发了民众的强烈抵触,并引发了各地抗争。由于在税收政策上的接连失误,理查三世失尽了民心,也耗尽了约克家族对这位“篡位国王”的最后一点耐心。很快,约克家族决定推举一位新的国王,她就是爱德华四世的长女——伊丽莎白。
此时,兰开斯特家族也紧急推举出了一位新的首领——亨利·都铎,意欲与约克家族开启新一轮的王位之争。但是,亨利·都铎似乎厌倦了无休止的内战,他想彻底解决两大家族的世仇。于是,他决定迎娶伊丽莎白为妻。此举震动了整个英国,约克家族和兰开斯特家族竟然成为了一家!曾经互相仇视、互相对立的两朵玫瑰徽章,如今合并为一个全新的图案——红白都铎玫瑰。
民众们渴望和平,非常支持这场王室大婚,英国议会也十分慷慨,主动提出给予王室1.4万英镑的税款补贴,作为送给未来国王和王后的新婚资金。1485年,亨利·都铎登上王位,被称作亨利七世。至此,历时30余年的“玫瑰战争”终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