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会计师公会调查显示——

企业普遍看好今年中国经济发展态势

2024年02月28日 版次:06        作者:本报记者 张思佳

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充满信心、充满活力、充满韧性的经营主体。近日,一份来自澳洲会计师公会针对中国内地金融服务业、注册会计师业、其他专业服务业、制造业等多个行业企业展开的调查显示,商界看好今年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74%受访企业预计今年利润将增加或保持不变,45%受访企业预计今年利润的增幅达到2个百分点以上。

信心从何而来,受何影响,如何进一步提振信心?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澳洲会计师公会专家。

看好中国内地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中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较前一年增长5.2%。对此,澳洲会计师公会华北区委员会会长彭飞认为,促进消费、提升产业基础能力、降低市场准入壁垒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对于中国经济增长与企业复苏,发挥了关键的积极作用。

调查显示,78%受访企业表示将在未来3年内扩大在中国内地的业务活动。提供专业服务的受访企业表示,他们的服务客户中有许多来自制造业等行业,客户企业增加规模、扩大投资、开拓市场等发展信心会随之传递至自身。

调查中,关于利润增长、业务拓展、人数变动等多项数据表明,企业的增长预期逐步改善。“这是一个重要的积极信号,中国内地市场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对企业和投资者来说充满吸引力,企业普遍看好中国内地市场长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彭飞说。

专家认为,展望未来,提信心、增活力、促发展的各项支持政策仍必不可少。问及哪些政策措施有助于推动企业未来发展,排名第一的选项是“退税、税收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措施”(43%)。“巩固商业和经济稳中向好态势,需要保持相关政策措施在落地实施阶段的稳定性,促进相关政策措施惠及更多企业。”彭飞说。

税收政策有力支持企业创新产业升级

2023年,中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53%受访企业表示将增加对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的投入,17%受访企业预计技术投资将大幅增长,91%受访企业表示正在积极推动环境、社会和治理领域(ESG)的相关实践。

澳洲会计师公会华东和华中区委员会会长诸斌分析,以上数据反映了多数中国企业家富有远见,通过投资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商界对于科技创新支持政策的评价同样很高。受访者普遍认为,中国近年来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宏观政策保障。32%受访者呼吁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

对如何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体系,诸斌建议:一是继续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延长优惠政策的期限,使企业形成稳定的政策预期;扩大优惠政策的范围,涵盖更多的企业创新流程。二是结合企业创新短板和瓶颈,出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促进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三是探索出台更多有助于改善研发环境、加快研发成果转化的税收优惠政策。

增强对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的精准性

调查发现,大中小企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大企业恢复发展的速度更快,对于今年增长的预期也更加乐观。53%的员工人数1000人及以上的受访大企业预计今年利润增加,该比例领先员工人数1000人以下的受访中小微企业12个百分点。

在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投资方面,大中小企业之间也存在明显差距。68%受访大企业预计今年增加对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领域的投入,该比例领先受访中小微企业26个百分点。

调查还显示,除竞争加剧和消费需求疲软之外,近3成的受访企业将运营成本上涨作为今年面临的主要挑战。“持续落实好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仍然十分必要。”诸斌说。

专家提出,一方面,应继续用好已有的支持政策,进一步发挥行业领军大企业的示范效应,促使其为整个价值链注入增长动力,带动链上的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增强支持政策的精准性和靶向性,提振中小微企业特别是高精尖企业的发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