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距离市区有50多公里,一旦遇到急难事要去办税服务厅,需要耗费大半天时间。有了‘雷锋号’移动办税车上门服务,方便多了。”近日,刚办完业务的辽宁抚工工具股份有限公司会计李晓丹说。
李晓丹提到的“雷锋号”移动办税车,是国家税务总局抚顺市税务局“雷锋精神种子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
作为雷锋精神发祥地,“雷锋城”已经成为抚顺亮丽的城市名片。抚顺市税务局立足税收岗位,弘扬雷锋精神,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工作,续写着一个又一个的雷锋故事。
“雷锋号”便民“到家”
近年来,抚顺税务部门在望花区试点开通“雷锋号”移动办税车,并实行统一管理、监控运营。去年,抚顺市税务局将此做法推广至新抚、东洲、顺城三大城区,成立15支学雷锋纳税服务志愿者团队,到移动办税车上开展税收宣传、办理税费事项,为群众解答涉税疑难。
据抚顺市望花区税务局雷锋税务分局副局长梁妍介绍,“雷锋号”移动办税车具备办税服务厅的基础功能,可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发票认证等事项,兼具税法宣传、建议收集等功能。
前不久,负责承担房地产一体化相关税收业务的抚顺市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了解到,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抚顺市东洲区章党街道粮库社区居民迟迟无法办理房产证。他们将“雷锋号”移动办税车先后开进鲍家村、粮库社区、幸福家园等多个“办证难”小区,现场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办证难题。目前,第二税务分局已帮助解决50余项涉税疑难,先后为3万余户居民协调办理了房产证。
“‘雷锋号’移动办税车就是要为百姓解难题、办实事。下一步,我们将摸清找准群众的急难愁盼,在做细做实服务上下功夫。”抚顺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朱江说。
“锋云抚税”助企纾困
今年春节前,抚顺市税务局接到辽宁日拓新能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负责人关志强的咨询:“公司处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留抵税额大,财务人员无法短时间内厘清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该局“锋云抚税”税收志愿者团队通过抽取比对后台数据,分析相关情况后,与企业积极沟通,并与企业财务人员组建“税企攻关小组”,梳理出企业享受税费优惠政策清单,快速、精准辅导企业办理了2800多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确保企业项目按期投产。
据了解,2022年2月,抚顺市税务部门打破涉税咨询行政区域限制,组织36名业务骨干成立“锋云抚税”税收志愿者团队。该团队发挥税收大数据、云计算等智慧办税优势,优化“线上+线下”办税模式。
“锋云抚税”税收志愿者团队发扬志愿服务精神,线上实时监控数据,线下进企业与财务人员面对面交流,开展涉税费业务辅导,在工作实践中擦亮“雷锋城”智慧税务品牌。
“针对纳税人缴费人不断变化的涉税费服务需求,我们将强化志愿服务责任意识,拓展志愿服务外延、深化志愿服务内涵,进一步帮助企业防范涉税风险。”抚顺市税务局纳税服务科科长李东旭说,2023年以来,“锋云抚税”税收志愿者团队为企业发出2000余次风险提示。
学雷锋先进不断涌现
近年来,抚顺市税务局组织一批“雷锋式税官”,挂牌成立“螺丝钉创新工作室”,以典型引领推动雷锋精神与税收业务相融合。张倩是这个工作室的牵头人。
每个征期前后,张倩都带领团队加班加点,分析相关数据,为抚顺税费优惠政策落实成效进行精准“画像”,设计并推出供应链信息采集小程序,目前通过小程序已收集纳税人购销需求信息1500余户,匹配合作伙伴3500余个。
抚顺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的“巾帼雷锋”服务队发扬“螺丝钉精神”,运用“信用+风险”新型管理方式,利用税收大数据对全市大企业税收风险进行把脉式分析,分行业、分类别建立起一批风险管理模型,定期开展“风险把脉”和“税收体检”,及时进行风险提示,并督促企业逐项逐类解决问题。两年来,该服务队先后完成7户千户集团企业、32户市级列名企业及重点税源企业税收风险分析应对任务。
随着学雷锋活动的持续深入,抚顺市税务系统不断涌现出学雷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诠释着对雷锋精神的坚守与传承。
“抚顺市税务局将深入开展新时代学雷锋活动,全员、全程、全方位培育忠诚担当、兴税强国的税务干部,以实干实绩服务纳税人缴费人。”抚顺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黄春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