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是为你好”背后的代际冲突

2024年03月04日 版次:08        作者:杨富安

近期,电视剧《烟火人家》一经播出,立即引发观众热议。该剧改编自易难小说《她和她的群岛》,以孟家大家长乔海云,三姐妹孟明玮、孟菀青、孟以安,以及她们的女儿李衣锦、陶姝娜三代女性的家庭、婚恋问题为故事内核。剧中三代母女的相处模式尤为引人关注,许多人从中看到了自己的生活缩影。特别是“我都是为你好”这一逻辑在家庭环境中产生的影响,引发观众的探讨和思考。

具有相似主题的传统家庭剧很多,但《烟火人家》突破了传统家庭剧的叙事空间,以一种“散点透视”的方式,把个人的社会处境引入到家庭关系的讨论中。该剧重点塑造了三代女性的不同形象,凸显了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女性身份地位的变化,以及当下中国女性多元化的生存状态。

剧情以孟明玮的女儿李衣锦偷偷跟随男朋友回老家过年,破坏了每人必须回家过年的“大家长”规定,引发激烈的家庭冲突为故事开端,引出三代女性之间传统而紧张的家庭关系。大家长乔海云创办企业,雷厉风行,在教育方面是典型的传统家长作风,直接影响了三个女儿的成长。女儿们的生活方式、性格习惯、社会认知、思想理念也由此产生差异,两代人之间的观念分歧一触即发。

乔海云的思想观念在大女儿孟明玮身上得到进一步延续。孟明玮相夫教子、善待老人、任劳任怨,这一传统家庭主妇的形象被特别放大。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家庭上,完全淡化了个人的外部生活,并且通过“干预”和“塑造”女儿来寻找人生的意义。

在家庭中辛勤操劳,是传统农业社会中女性的典型职责。面对子女教育时,她们往往习惯从“大家长”的角度考虑和安排,很容易忽视子女的情感诉求,这大概也是很多现代年轻人与母亲之间难以解开的心结。这一点,在女儿李衣锦的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她一直生活在母亲的“安排”下,处处受到“都是为你好”的教育影响,时时刻刻活在自卑中,非常羡慕表妹陶姝娜阳光开朗的性格和具有自我主见的意识心境。

与老大孟明玮的家庭不同,老二孟菀青和老三孟以安的家庭显然要现代、开明得多。孟菀青虽然也具有维持家庭和谐的意识,但她更看重个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这也让她对女儿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女儿陶姝娜因此与母亲非常亲近,甚至到了几乎“没有秘密”的程度。孟菀青代表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的“有闲女性”群体,她们生活富足,不用全身心地投入家庭劳作中,有充分的私人活动空间,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家庭观念的约束。孟菀青的形象代表着中国传统家庭生活的认知向社会现代化认知的过渡,那种“都是为你好”的基调在她身上显得比较微弱。

在大姐和二姐对母亲的悉心照顾之下,老三孟以安得以甩开家庭包袱,融入都市快节奏生活中努力打拼,自我意识和个人追求得以充分体现。孟以安将家庭后置于个体,在她那里,组成家庭的目的不再是维护一种传统的共同生活模式,而是为了让个体能更好地成为自己,展现个性。从该剧播出后的反馈看,孟以安对爱情和婚姻生活的态度引发了年轻女性的共鸣,它体现了一种理想——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既可以做自己,又能从家庭和亲情中不断汲取力量。某种意义上,它代表了一部分“现代新女性”的内心诉求,渴望在自己和家庭间寻求平衡,这也是该剧不同于其他传统家庭剧的亮点所在。

总体来看,孟家三姐妹性格不同,婚姻不同,人生道路自然不同,她们虽然表面上都有各自的苦衷和潇洒,但内心的难处和苦闷谁又能说得清道得明?好在,祖孙三代女性最终犹如群岛一般,虽隔海相望,却能相扶共生,迎来和解,反映出中国当代家庭中代际关系的悄然变化。这大概就是《烟火人家》留给观众的深刻思考。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商南县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