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期待税收支持

2024年03月06日 版次:07        作者:汪刘楠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建立健全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落实和完善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更好发挥税收对市场主体绿色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当前,面广量大的小微制造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怎样发展“低碳经济”?近期笔者对200户小微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发现,小微企业对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最关注的是“税收优惠”,最大的期盼是“税收政策精准有力”。可见,大力推进小微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税收力量备受期待。

持续发挥我国绿色税制优势。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是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逐渐“脱钩”。进一步聚焦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应持续完善以碳减排为重点的税收政策,切实加强与财政支出政策、金融政策、价格政策以及其他环境政策之间的系统集成和协调配合,形成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叠加合力。同时,引导小微企业充分运用国家税务总局《支持绿色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指引汇编》4个方面56项涉及支持环境保护、促进节能环保、鼓励资源综合利用、推动低碳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绿色税费优惠政策,持续加强对小微企业绿色税制和税惠政策的专项专业辅导,精准对接其诉求,实现政策精准推送、精准找人,直达快享。

高质量完善碳排放评价体系。以精准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为助推器,客观公正评价碳减排能力,特别要针对小微企业碳排放成效长期以来相对难以明确计量和难以纳入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体系的问题,高质量建立健全碳能力评估模型,从碳绩效、碳披露、碳贡献和碳表现等多个维度,选择相对客观公正、简明易行好操作的指标,对小微企业的碳排放绩效和碳减排行为进行量化。同时,借鉴国内外碳排放交易市场经验,探索用好支付宝蚂蚁森林测量方法等工具,将不可量化的低碳行为转化为可量化的减排数据,进一步丰富完善税收优惠、税收减免的依据,推动小微企业更好地参与到碳达峰碳中和大局中来。

高效能统筹“双碳”税收共治。碳达峰碳中和覆盖经济社会方方面面,涉及小微企业生产、销售、投资、生态等多个环节和层面,点多面广,数据量大,要发挥多部门共治力量,在充分发挥“低碳经济”税收政策“税力量”的同时,统筹推进“双碳”税收共治体系建设,与发改、工信、生态环境、农业等部门以及第三方专业环境监测机构一起,通力合作、协同共治,进一步打通制度机制和信息数据的阻隔壁垒,明确、细化各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协同职责。同时借助当代具有战略意义的新技术发展优势,综合运用到“双碳”税费征收、管理、稽查领域,加强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综合应用,不断提升税收申报与征管的科学性,形成齐抓共管的统筹力、科技力和共治力,让税收力量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低碳经济”中实现最优化和最大化。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