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税收和新质生产力关联紧密,发展新质生产力,税务部门责任重大。
李杰认为,税收和新质生产力关联紧密,无论是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还是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方面,均需要财税政策诸如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给予支撑,税费服务和税收大数据分析也能从防风险、促发展的角度给予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税务部门重任在肩,大有可为。”他说。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创新密不可分。”李杰认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税费优惠政策带来的是“真金白银”,对企业科创行为的激励作用不容忽视,支持企业用好税费优惠政策,对有效激发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从而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意义重大。
李杰说,税务部门要在税费红利持续释放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好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特别是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增强税收优惠的确定性,引导各类要素资源投向实体经济、数字经济,更好激发企业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推动制造业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不断激发广大经营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李杰向记者介绍,去年四川税务部门利用“政策找人”将税费优惠政策精准送达企业,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振市场发展信心。“全省有8547户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减免税款98.08亿元,有效激发企业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他说。
“在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上,也要做好改革创新。”李杰认为,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作为经济职能部门,税务部门在服务和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同样需要转变思路、改革创新。
李杰介绍,四川税务部门在税收大数据运用上有一定基础,创新“民营经济税电指数”“税电指数贷”,打造“四川省微观数据实验室”等等,都是四川税务部门去年在数据治理方面的创新亮点,其中“民营经济税电指数”还被写入四川省《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1+2”政策体系。
李杰表示,税收大数据能够透视具体行业的发展情况、某一项政策的落实情况,比如通过增值税发票数据、“税电指数”等就能对全省的创新活力以及高技术企业的走势进行直观反映,四川税务部门在这一方面已有运用的实例,今年将按照这一思路细化推进。具体包括聚焦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完善“税电指数”群,建好“四川省微观数据实验室”等。
除此之外,四川税务部门还计划在推进数据共享方面发力。“按照已有计划,我们今年要聚焦找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持续推进‘涉税涉费数据共享专区’建设,着力打破‘信息孤岛’,加强与科创相关的政务数据的流动和共享,为地方决策提供更多数据参考,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李杰介绍。
李杰表示,四川税务部门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发展优势,研究因地制宜的计划和举措。比如,四川具有适宜“专精特新”企业生长的土壤,厚植新质生产力需要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税务部门将关注这类企业的全生命周期,积极“施肥浇水”,助力打造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