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我国与科技创新相关的研发经费投入逐年提升,2023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到33278.2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64%,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已非常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研发经费投入的不断加大与我国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持续升级密不可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已成为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税收催化剂”。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持续优化升级
对研发费用给予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是国际惯例。我国2008年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法律形式确立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50%加计扣除。由此给予了研发费用“税基式”优惠,即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可用于减少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从而降低税负,鼓励企业投入研发创新。近年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优惠范围、扣除政策等方面持续优化。
优惠扩围。2015年放宽享受优惠的企业研发活动和研发费用范围,大幅减少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口径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用归集口径的差异,在更大范围内鼓励企业研发创新。2018年取消企业委托境外研发费用不得加计扣除限制,企业委托境外进行研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按照费用实际发生额的80%计入委托方的委托境外研发费用,在不超过境内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2/3的部分可以加计扣除。
逐步提高扣除比例。数据表明,中小企业研发创新效率更高,但也因资金约束在研发投入方面更为“谨慎”。为鼓励中小企业研发创新,2017年国家率先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75%。在此基础上,2018年将全部可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行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75%。“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支持制造业发展成为税收优惠重点,2021年将制造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此后,2022年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并在2022年第四季度将适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75%的企业加计扣除比例阶段性提高至100%,鼓励企业扩大投资、研发创新。这一比例已与国际水平基本相当。面对制造业关键领域“卡脖子”风险挑战,2023年—2027年将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进一步提高至120%,精准支持重点产业链提升创新能力。
逐步前移优惠享受时点。2021年9月,试行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享受时点由汇算时前移至企业10月份预缴申报时。2022年5月,发布《关于企业预缴申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有关事项的公告》,将企业在10月预缴申报时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举措予以制度化、长期化。2023年6月,进一步允许企业7月预缴申报时可就当年上半年发生的研发费用享受加计扣除优惠。
进一步提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效能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持续优化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研发创新投入。从2023年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情况看,企业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1.85万亿元,同比增长13.6%。2023年前三季度,40.3万户企业提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享受优惠政策企业的利润率为7.4%,高出全部企业平均水平。
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持续向好、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考虑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从国际上看,加计扣除比例也有达到150%或200%的,如有需要,加计扣除比例可进一步提高。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完善不应局限于扣除比例的简单提高,尤其考虑到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的是更“硬核”的高科技,是“卡脖子”关键领域的创新突破,可考虑在现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总量优惠”的基础上,增加“增量差别优惠”。比如,对需要大力支持的关键领域的研发创新和研发费用增长率较高的企业给予更高比例的扣除。又如,可借鉴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经验,补充“税额式”税收抵免优惠,即对研发强度高的企业给予更高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抵免比例,以更大力度鼓励创新。
企业应合规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红利显而易见,但享受优惠的前提是符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条件,正确归集研发费用。
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享受政策优惠,税务总局发布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对研发活动界定、研发项目管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内容、核算要求、申报和后续管理等进行了系统梳理,方便企业对照操作。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涉税风险基本都可以通过指引“对号入座”。当然,指引对不适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7项负面清单活动作出的是原则性界定,实践中更为复杂,可能需要借助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判定。2023年国家税务总局官网发布了三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项目鉴定案例》,有助于纳税人更好理解研发活动特征。笔者归纳,判断是否符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核心在于一个项目是否具有创新价值。具有突破性、创新价值的研发活动,研发能否成功往往是不确定的。因此,为了鼓励研发,失败的研发活动同样可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
(作者系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研部副教授、应用经济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