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同事眼中的“铁娘子”,也是村里大爷大妈的“大闺女”。刘忆慈,国家税务总局吉林市税务局干部,驻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乡前卫村的第一书记。
驻村以来,她带领村民创建“五星级党支部”,在全乡率先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用脚步丈量着前卫村走在乡村振兴路上的春夏秋冬。
出发,在火热的夏天
“妈,我想报名去驻村工作……”2023年7月的一天,刘忆慈给远在内蒙古乡村的婆婆打了个电话,既征询意见,也希望婆婆能来帮忙照看孩子。婆婆知道儿媳妇驻村是为了帮乡亲过上更好的生活,二话没说就来到吉林。
“你能适应农村生活吗?你的老父亲能照顾好自己吗?…… ”得知消息后,亲人朋友提出疑问。但刘忆慈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很快递交了驻村申请表。
进村前,刘忆慈搜集了大量以往的驻村工作资料,并向前任驻村干部取经。准备妥当后,当年8月,她来到了前卫村。
全新的工作环境,需要快速融入其中。如何与乡镇政府和村委会成员沟通,如何与驻村工作团队磨合,如何同村民打成一片……刘忆慈用行动说话。白天,她挨家挨户走访,记录一手信息;晚上,她复盘档案数据,积累应知应悉事项。
“驻村工作,工作也是生活,生活也是工作。”那些日子里,她对这句话深有体会。
收获,在金黄的秋天
2023年9月22日,吉林市供销特色和“第一书记”代言农产品展销会如期举办。
刘忆慈带着前卫村产的大榛子去展会售卖。“我们的大榛子颗粒圆润饱满,带着大自然的原香……”她敲开手中的榛子,一边介绍,一边邀请顾客品尝。曾经工作更多是与电脑打交道的刘忆慈,说话从没这样“滔滔不绝”过。
品尝了榛子的顾客,有的当场买走四五包,还问她要联系方式。3天时间,刘忆慈帮助前卫村销售榛子1600余斤,实现收入2.4万余元。前卫村的农产品得到顾客认可,她心里的喜悦难以言表。
而后,在吉林市的年货大集上、在第29届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开幕式现场,刘忆慈和驻村队员一起,积极推荐当地美食和前卫村的特色农产品。在大家的努力下,前卫村的农产品走出了乡村,让更多人品尝到了丰收的金秋。
守望,在飘雪的冬天
2023年11月的一天,刘忆慈在村里走访,走到村民齐爷爷家门口时,决定进去看看。
“大闺女,你来啦!前阵子我突然住院,家里的大鹅还没卖,一病耽误了一个多月。”齐爷爷一脸愁容地说。
齐爷爷两口子年过七十,带着一个智力有问题的孙女。那段时间,他突发脑血栓,刚刚出院,而齐奶奶腿脚不方便。刘忆慈决定帮他们解决难题。
盘点大鹅数量后,刘忆慈在微信朋友圈推广起来。她和驻村队员承诺全市范围送货上门,朋友圈的信息很快得到大量转发,刘忆慈也陆陆续续接到订单。
一个冻雨后的大雪天,为了按时送货,刘忆慈和驻村队员带着28只大鹅冒雪出村,走了快两个半小时才送到顾客手中。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齐爷爷的大鹅销售一空。
希望,在又一个春天
让村里留得住人才、发展起产业,一直是刘忆慈重要的工作目标。
驻村期间,刘忆慈所在的前卫村党支部发展转正了两名青年党员,她又带头建起村级人才库,充实了村级党支部人才。利用第一书记经费,刘忆慈为村部购买了电脑等办公设备。村里的年轻人经常在村部会议室开展“头脑风暴”,计划搞农产品带货。
在产业发展方面,她带着大家继续发展50千瓦光伏发电和蔬菜大棚两大产业项目,并结合实际,帮助前卫村在全乡率先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帮助村集体增收。全市年终考核时,驻村工作队的考核成绩获得了“好”的档次。
农历春节过后,刘忆慈和驻村队员开启了新一年的工作。这个时节的东北,乍暖还寒,但春天毕竟已经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