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花”,播撒爱和幸福

2024年03月18日 版次:07        作者:本报记者 孙晓斌

格桑花,青藏高原上一种生命力极顽强的花,是幸福和爱的象征。

在国家税务总局天津市北辰区税务局,有一支以“格桑花”命名的志愿服务队。这一成立于2009年的服务队,一直致力于给西部地区处于困境中的儿童送去幸福和爱。

这些年来,格桑花志愿服务队不断发展壮大,除坚持帮助西部地区困难儿童外,他们还结合税务特色,在当地积极开展文明实践、社区服务、扶弱助残、税法宣传等志愿服务。

“格桑花”是一面旗帜

“孩子们需要什么物资,我们再去筹集,希望孩子们都平安健康……”2010年4月,青海省玉树市发生严重地震,格桑花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了解到灾区情况后,流下心疼的眼泪。

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帮手孤儿院,是服务队成立后首个结对帮扶的对象。玉树地震后,听闻孤儿院受灾,志愿者纷纷提来家中的棉衣棉鞋,清洗消毒、分类整理、打包邮寄,火速将它们寄往震区,这是孤儿院孩子震后收到的第一批救援物资。“看到孩子们露出开心的笑容,我感到非常欣慰。”服务队队员、北辰区税务局组织人事科科长宋月说。

孩子们的笑颜在每一位志愿者心中种下了爱的种子。此后,服务队逐步扩大帮扶范围,与西部省区的助学基金会、机关单位驻村帮扶组对接需求,发动越来越多的税务干部参与帮扶行动,通过捐资助学、物资募捐等,架起了一座座爱的桥梁。

2022年底,天津市税务局对口支援税务干部、格桑花志愿服务队队员王东岳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大章乡调研走访,了解到当地小学生缺少学习用品和棉衣棉鞋,他马上与服务队对接需求。

收到需求后,服务队发起助学倡议,携手天津市税务系统15个爱心团体筹措物资,共募集到224套助学文具包和御寒衣物。

2023年3月28日,助学文具和衣物运抵甘孜州,服务队委托当地税务局的志愿者将物资送到孩子们手中。为了赶上开学的升旗仪式,志愿者在老乡带领下,冒着漫天大雪,在漆黑的夜里艰难赶路。道路泥泞,志愿者就下车推车前行;积雪深厚,志愿者就用铁锨清淤排障。6个多小时后,他们才抵达大章乡小学。

此时,孩子们早已来到学校,推着木板清理操场积雪,天气虽寒冷,他们脸上却满是欢喜。接到新衣物新文具后,孩子们还录制了一段视频感谢志愿者的暖心善举。

“做力所能及的事,帮需要帮助的人,就是我们做志愿服务的初心。”服务队队长孟凡辉说。今年的学雷锋纪念日,“格桑花”又忙碌了起来,他们清点募捐款项和爱心物资,通过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1+1”项目平台捐赠给困难学生。

自2009年至今,服务队通过天津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天津市北辰区团委等组织,资助青海玉树、四川甘孜、西藏日喀则等8省14地区的农村留守困难儿童,累计捐赠助学资金40万余元、服装1.6万余件,帮助困难儿童1万余人次。

近年来,格桑花志愿服务队吸引带动了税务系统内许多兄弟单位和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其中,逐步得到社会认可。服务队曾获得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先进集体、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等多项荣誉。

“格桑花”是一种力量

2023年4月27日上午,天津市北辰区小淀镇嘉阳花园社区的广场上响起了清脆的快板声。

“党旗鲜艳映红日,历史使命勇担承。税费服务便捷性,定制服务广覆盖……”这是格桑花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正用快板形式为社区居民做税法宣传。服务队将群众普遍关心的涉税问题编成快板唱词,开展了数十场接地气的税法宣传活动,让好政策随着好声音走进人们心间。

近年来,服务队在捐资助学的同时,还将志愿服务与主责主业结合,在办税服务厅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完善“爱心妈咪之家”母婴室,入企走访千余次,讲解纾困解难税费政策。同时,服务队还给孤寡老人、困难家庭送去慰问品,对接社区村街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向学生宣传税法知识,将雷锋精神践行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

“‘爱心妈咪之家’给来办税服务厅办事的哺乳期妈妈提供了舒适安全的空间……”最近,服务队的巾帼志愿者自发带来家中的尿布台、婴儿床,在办税服务厅精心布置起“爱心妈咪之家”,为女性纳税人缴费人提供贴心关怀。她们还录制了一段母婴室的使用讲解视频。

成立15年来,服务队中很多年轻的队员已成长为骨干力量。“从青年干部到服务队骨干,再到天津市税务局高端人才,‘格桑花’见证了我的成长,它教会了我‘志愿传承’和‘责任担当’。”宋月说。

自2018年以来,北辰区税务局有2名同志成为全国税务系统领军人才,87名同志获评全国、市级、区级业务标兵、岗位能手和服务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