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月,我很喜欢的一种花开了,它绝对是岭南春天里最绚烂的红。花开浓烈如血,绚烂极致,不经意间,就会抓住人们的视线,惹人驻足停留。它的名字叫木棉花。
我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一个公园,那里有几株高大的木棉树,火红的木棉花在蓝天映衬下煞是好看。树无一片叶,枝上缀满花,远远望去,如同火焰燎红了鹏城的春日。
木棉花又称“英雄花”,据说最早称其为“英雄”的是清代诗人陈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这样形容,“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木棉花不像别的鲜花那样娇艳柔美、芬芳馥郁,它的树高大魁梧,傲然挺立于天地之间,开花的时候叶子全无,仿佛傲然独立、不容亵渎的君子。
木棉花好像是突然盛开的。在长达9个月不开花的时节里,它默默地抽枝发芽,生长枝叶,积蓄能量,待到来年春天的号角一经吹响,它就迫不及待地挺立在世人面前,以“铁树红花”宣告天下。那样的火辣热烈,有“阳刚之美”。因此,人们将它与真正的英雄联想在一起,赋予它雄壮的气概。
木棉树又象征着坚贞不渝的爱情。在诗人舒婷笔下,倘若爱人是一棵橡树,她绝不做攀援的凌霄花,也不学痴情的鸟儿,也不是作为险峰、日光和春雨而存在,而是“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在《致橡树》里,木棉被比喻成与橡树一样势均力敌、比肩而立的女性,独立又亲密,热烈又理智,共经寒潮、风雷、霹雳,还有雾霭、流岚、虹霓。伟大的爱情应当坚贞、诚挚,正如诗中所写,“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我对木棉花最早的记忆是在小学3年级。那时,校园里有一株硕大的木棉树,谁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高。每天我们出早操都要经过它,它就那样静静地守护在那里。每当花开时节,它用浓烈的红色点缀青翠的校园,花落则“化作春泥更护花”。在四五月的某天,木棉花的果实还会裂开,里面的种子连同白色的棉絮随风四散、飘向远方。
这时,我和同学们就会跟着风追去,用手轻轻捂住随时会跑掉的棉絮,乐此不疲。如若下起绵绵细雨,白色棉絮好像折翼的鸟儿,上下翻腾回旋几下,最终就在大树不远的地方落下。
“奇花烂熳半天中,天上云霞相映红。”望着如熊熊火焰的木棉花,心中猜想,我之所以喜爱木棉花,大概在于它既有傲然独立于世间的淡然,也有世人赋予它英雄、忠贞的情怀,更多的是喜爱它默默生长熬过无人问津的岁月,惊诧它不动声色惊艳世人之美,以及在果实成熟后,裹着白色棉絮的种子不畏艰难离开大树、奔赴远方的执着。这些闪闪发光的特质,深深打动了我,也让每一个向往独立的人感同身受、为之动容。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宝安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