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数字时代全球税收治理

2024年03月20日 版次:08        作者:励贺林

数字经济的出现和快速发展,给发轫于19世纪20年代的传统国际税收规则带来严峻挑战。近年来,一些国家实施的数字服务税等单边税收措施引起征税权冲突,使得国家间税收竞争加剧。基于这一背景,笔者在《数字经济全球税收治理与中国应对策略》一书中对新一轮国际税改进行系统性分析研究,聚焦“双支柱”方案、联合国税收协定范本中对自动化数字服务所得征税的条款(12B)、数字服务税等内容,梳理分析数字经济全球税收治理趋势,对更好维护中国税收主权和税收利益提出建议。该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并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该书共分七个章节,其中第三章至第五章对“双支柱”方案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释。作为应对经济数字化税收挑战的多边方案,“双支柱”方案设计了一系列规则,以确保跨国企业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缴纳公平份额的税款。笔者认为,“双支柱”方案以其多边、强制且具约束力的特征,推动了全球税收治理的变革。由此,基于双边实质合作的传统国际税收治理,将转变为基于多边强制约束力的全球税收治理,一国的税收主权将不得不作出必要的、适度的让渡,需要在多边深度共治与国家税收主权之间进行再平衡。这也要求各国从战略高度考虑如何更好维护国家的税收利益、经济利益,国际税收治理不是简单地对某项国际税收规则的采用或拒绝的问题,而是关乎到税制竞争力的核心构成与运行机制,因此,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需要更加深入、更加及时。

书中第六、第七章节对全球税收治理的格局与趋势进行了分析。笔者研究认为,新一轮国际税改的谈判焦点是国家间征税权划分原则的确定,其底层逻辑是各国未来发展利益的争夺。总体来看,“双支柱”方案兼顾发展中国家利益,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推动“双支柱”方案的同时,发展中国家寻求联合国成为更加包容、更加有效的多边平台。2023年12月,联合国通过了《在联合国促进包容和有效的国际税务合作》决议,对国际税务合作包容性和有效性作出界定,分析联合国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促进国际税务合作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了促进包容和有效的国际税务合作的方案,包括多边税收公约、国际税务合作框架公约和国际税务合作框架。联合国还提到,应重点关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考虑以及利益诉求,为国际税收改革提供了更多可能。

(作者系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