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世界名画背后的税收故事

2024年03月25日 版次:08        作者:刘磊 王宵

英国考文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幅著名的油画,画中的女人骑着一匹白马,长发如瀑布般垂散下来,平静从容、温和悲悯地俯瞰着街道。这幅画是英国画家约翰·柯里尔在1898年创作的《马背上的戈黛娃夫人》,画中的女人就是伯爵夫人戈黛娃,油画背后还有一段关于税收的故事。

一次疯狂的赌约

11世纪中叶,麦西亚·利奥弗里克伯爵统治着英格兰名城考文垂。作为领主,他穷兵黩武,横征暴敛,考文垂民众生活得十分艰难,但人们敢怒不敢言。

麦西亚伯爵是一个狂热的好战分子,他认为只有不断发动战争,才能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战争需要巨大的财政支持,于是,他频繁开征新税、屡次提高税率,很多人因为缴不起重税,不得不卖儿卖女,但麦西亚伯爵不肯施以丝毫怜悯。对于那些缴不起税的贫困百姓,麦西亚伯爵甚至命令征税官强取他们的谷子、面包和黄油来抵税,考文垂人民叫苦不迭。

幸运的是,麦西亚伯爵的妻子戈黛娃夫人却是个善良的人。戈黛娃夫人出身显赫,她不忍看到民众被沉重的税收负担压垮,并认为民众应当享受生活,去学习和欣赏艺术,于是她劝说丈夫停止征战、减少税负,让百姓得以喘息。但麦西亚伯爵对此不屑一顾,认为那些百姓只是没有思想、没有文化、自私又龌龊的“贱民”,不值得怜悯和关心,更不会为了他们降低税负。

戈黛娃夫人和丈夫争执起来,两人都无法说服对方。最后,麦西亚伯爵尖刻地对妻子说:“无论是在古希腊还是古罗马,人体都被视为上帝的杰作,是世间最美丽的事物。既然你说想让那些贱民学习欣赏艺术,那么我们来打一个赌。”他接着对戈黛娃夫人说,如果她敢不着寸缕在考文垂最热闹的街道骑行一圈,而所有人都能主动回避,那么他就承认平民也是有文化、有道德的,还会同意免去考文垂的一切税收。

一个勇敢的女人

在当时的英国,教会拥有很强的影响力,戈黛娃夫人是虔诚的教徒,如果真的赤身骑行,那么不仅要承受精神上的折磨,还可能被视作挑战教会的异教徒。但戈黛娃夫人仅仅思索片刻,就应了这个赌约,她说:“我相信考文垂的人民,我要帮助他们减轻税负。”

很快,这个消息就在大街小巷传开了。到了那一天,戈黛娃夫人如约出现在街头。她不着寸缕,骑着白马,一头浓密的长发披散下来,遮盖住了身体。她美丽的脸庞羞得通红,但眼眸里满是坚定的信念和怜悯的情怀。

当戈黛娃夫人走过时,喧嚣的人群渐渐平静下来,大家心里充满了对这位伯爵夫人由衷的钦佩和感激,不愿让她难堪,于是纷纷离去,回到家中紧闭门窗,往日热闹的街市竟空无一人。

骑行结束了,麦西亚伯爵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既敬佩妻子的勇气和胆量,又震惊于百姓的自觉与拥戴。他问妻子:“你为什么要冒着身败名裂的危险去帮助那些百姓?”戈黛娃夫人说:“真正的爱护,就是不求回报的帮助。税收应该使百姓受益,而不是压垮百姓的巨石。”

麦西亚伯爵听后深感惭愧,开始重新思考税收政策,他最终遵守了承诺,减免几乎全部税款,并暂停对外发动战争。此后,考文垂的农贸业迅速发展,经济日趋活跃,社会秩序也更加稳定。戈黛娃夫人以勇气和善意为百姓争取到税收减免,成为考文垂市民心目中的英雄。为了感激戈黛娃夫人,人们以她的形象在考文垂市中心广场建造了一座青铜雕像,纪念这位美丽又勇敢的女人。

一个流传久远的故事

在公元11世纪的英国,税收政策是严苛而繁杂的,不仅有占比非常大的“土地税”“人头税”,还有“船税”“教会税”“谷物税”等税种。整套征税体系自下而上、从基层到中央,层层盘剥审查,几乎无人能逃过缴税。繁重的税收压力挑战着底层人民的忍耐极限,而戈黛娃夫人的故事给予了人们莫大的勇气,也唤醒了民众的心智。

此后的几百年间,英国人民开始敢于直面教会的权威,勇敢地表达心声,各地也陆续出现了不同规模的抗税运动。

比如在1381年,英国海军军官托马斯·雷恩斯伯勒就曾带头拒缴“人头税”,他高呼:“在英格兰,哪怕最穷的人也有平等活下去的权利!没有人应该被‘人头税’压榨!”1792年,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市制造了一款“戈黛娃夫人”纪念币。纪念币的正面是一个赤身骑马的女人,背面用拉丁文写着:为了公众的利益。画家约翰·柯里尔被戈黛娃夫人的故事深深感动,于是创作出油画《马背上的戈黛娃夫人》。他还写下一段话:“真正的高贵,是不改变初衷、不贪图回报,毫无保留地帮助他人。”

时至今日,考文垂市仍然保留着一个传统节日——“戈黛娃节”,每年这一天,城市会举行盛大的游行以纪念戈黛娃夫人。在欧洲的很多地方,人们将她的形象体现在各种日用品和艺术品中,比如挂毯、餐具、书本、装饰画等。戈黛娃夫人的故事还被拍成了电影,这个关于税收的故事也将继续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