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底,上海市徐汇区共有人工智能核心企业135家,其中大数据技术企业20家,数字生活企业48家,综合系统平台企业17家,其余企业分布在游戏、智能制造、数据要素等9个领域。从行业总体规划看,上海市和徐汇区共建的上海“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生态集聚区,涵盖了人工智能上中下游各类企业,其中有15家企业通过全国首批大模型产品备案,发布大模型相关产品百余个。
结合对“模速空间”人工智能核心机构和企业的调研情况,笔者深切感受到,人工智能行业向上势头明显。一是产业整体发展动能强劲。以徐汇区为例,2023年人工智能核心企业增值税发票累计开票量同比增长20.79%,区内规模以上人工智能企业快速增长至77家,大模型技术代表企业发展迅猛,“人工智能+”技术、人才、资源集聚明显。如自然语言处理企业上海阶跃星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4月成立,尚处初创阶段,已成为国内少数拥有“万卡”规模的企业,目前成功研发了千亿参数的闭源大模型StepOne,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今年预计将保持高速增长。二是细分领域分化初显。从2023年全区产业数据看,综合系统平台、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游戏销售收入占比八成以上,但增速开始出现分化。其中,综合系统平台领域始终保持高位,平均增速36.9%;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增速连续2年保持最快,去年同比增速达67.93%。游戏领域增速有所放缓,同比增长仅4.47%。在产业链加速调整的背景下,芯片、元宇宙领域销售收入较2022年下跌明显,同比分别下降27.48%、46.71%,领域内部分知名企业表示下游市场需求下降,同质化竞争加剧,对企业销售影响较大,且预计短期内较难扭转。三是未来仍需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在全球关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我国企业与国外相比尚有差距,后续人工智能企业仍需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强化算力基础,进一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徐汇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