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咱们社区也能分红!”回想起今年春节期间拿到的社区分红,重庆市彭水县太原镇麒麟社区不少居民都很感慨。
3年前,麒麟社区没有产业,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如今社区多项产业齐头并进,2023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今年春节,社区3907名居民人人拿到了分红。谈起这几年社区的变化,居民都说和当地税务部门派驻麒麟社区的第一书记孙和发密不可分。
“外地娃娃”成了大家的贴心人
孙和发是国家税务总局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税务局党建工作科科长,也是彭水县太原镇麒麟社区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2008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获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荣誉称号。
2021年5月,组织准备派孙和发到太原镇麒麟社区担任第一书记。那时,孙和发的儿子即将上小学,小女儿刚满1岁,父母远在安徽老家。正在孙和发犹豫时,妻子看出了他希望到农村大展拳脚的想法,支持他去驻村。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孙和发一头扎进了陌生又熟悉的乡村。
麒麟社区原为麒麟村,位于彭水县太原镇北端,由于该村为集镇所在地,2013年更名为麒麟社区。社区地处武陵山区,耕地面积很少,多是无人种植的山坡,社区没有任何经济产业。
“这位城里来的书记,能在我们这里干长久吗?”“他这个外地娃娃,听得懂重庆方言不?”刚到社区时,面对居民的质疑,孙和发憋着一股干劲儿,不到两个月就跑遍了麒麟社区1230余户人家,和大家拉家常,了解每户具体情况和实际困难。
2021年8月的一天夜里,太原镇遭暴雨袭击,突涨的河水迅速漫上堤坝,部分房屋被淹,不少群众受困。孙和发披上雨衣,立即召集社区干部一起抗洪抢险,疏散居民,顺利转移100余人。此后整整两个月,孙和发一直在麒麟社区帮助居民清理淤泥,打扫消杀,没回过一次县城的家。在这次洪涝灾害中,麒麟社区无一人员伤亡,整个社区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了正常生产生活。
为五保户老人修缮房屋,为腿脚不便的居民购买种苗、搬运化肥……群众的“小事”就是孙和发的心头大事,逐渐地,孙和发这个“外地娃娃”成了居民的贴心人,凭着热心真诚和出色的工作能力,他赢得了居民的信赖。
让群众荷包再鼓一点,生活再甜一些
“没有钱,什么活动都难以开展。党支部没能带动群众致富,就没有号召力,整个社区就像一盘散沙。”回想起多年前的情况,麒麟社区党支部书记杨孝超说。
2021年底,考虑到邻近乡镇有良好的辣椒种植条件,孙和发和麒麟社区“两委”班子也决定在社区试一把。
“一下子要种那么多辣椒,哪里来这么多地?”“不知道哪种辣椒适合我们社区种植呀。”正在孙和发准备大干一场时,群众的质疑一个接一个。
有问题就解决。土地方面,孙和发和社区干部多次走访有撂荒地的人家,争取大家理解支持。最终将失能家庭无人种地、因病因残无力种地、举家外迁无法种地等造成的撂荒地流转出来,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开辟出200余亩的辣椒种植基地。
种植基地开始运营后,社区的复杂地貌又给农资和产品搬运带来了难题。“下种要运农资,收货要运产品,运输问题不解决,任何事情都难。”社区居民王本成说。
为了解决运输问题,孙和发经过考察学习,根据基地的地形,设计建设了一条自动化农资运输“小火车”传送带。到了辣椒收获季,居民将打包好的辣椒搬上“小火车”,无人驾驶的“小火车”便按照既定轨道将辣椒运出山地田间。
2022年,麒麟社区辣椒产业实现总产值220万元,其中集体经济收入45万元,300多户椒农户均增收3000余元,并帮助40余人实现就近季节性务工。2023年,在社区推动下,太原镇辣椒种植面积扩大到600亩,逐步形成了育苗、种植、加工、烘干、冷链、销售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把传统种植产业链延伸到辣椒粉、辣椒面、火锅底料等加工业。
辣椒产业发展起来,但孙和发深知,实现乡村振兴仅靠“小辣椒”远远不够。2022年3月,社区党支部多方争取资金,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农副产品初级加工厂,对辣椒、羊肚菌、竹笋、中药材等农副产品进行初加工和商业化包装,农产品加工逐渐成为社区发展集体经济的主要方向。
“钱包鼓了,群众跟党走的信心更坚定。”太原镇党委书记支海说。2023年,麒麟社区全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社区居民获得人生中第一次分红。
看到社区居民脸上的笑容,孙和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麒麟社区群众荷包再鼓一点,生活再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