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铺满光伏板、海边码头装上捕集风能的花朵风机、余垃圾转化成有机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举办地——海南省博鳌东屿岛的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让与会中外嘉宾耳目一新。
其实,博鳌东屿岛还有一个名字——海南博鳌近零碳示范区。该示范区于今年3月18日启动运行,立足“热带海洋性气候”和“建成区绿色降碳更新改造”,通过集成应用能源、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等多领域深度减排技术,新建林业碳汇等高质量碳抵消措施,综合利用管理、市场等方面的手段,开展管理机制的创新实践,在能效提升、能源种类、能源结构三方面实现新能源发电与用电自平衡。
作为推动博鳌近零碳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门之一,国家税务总局琼海市税务局始终坚持以绿色、低碳促进高质量发展,以政策精准送达、细化便民举措、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等方式,在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建设中发挥作用。
落实减税降费,支持技术改造
自成立以来,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秉承因地制宜、借力自然、符合功能定位、以人为本、百年传承、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结合热带海洋性气候,对既有整体区域进行近零碳改造,已完成8大类18个项目,实现了用电自平衡,进入近零碳运行阶段。
“博鳌亚洲论坛新闻中心全年耗电约55万度,改造后的‘光储直柔’储能系统年发电量约77万度,电量有盈余。”据中远海运博鳌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樊冲介绍,博鳌亚洲论坛新闻中心通过屋顶光伏、立面光伏及广场光伏地砖收集太阳能,通过被海风持续推动的地面花朵风机收集风能,由此产生的电能与“光储直柔”储能系统一起,构建了光伏一体化系统。此外,目前新闻中心对建筑外门、外遮阳、屋顶隔热层进行升级,有效降低建筑负荷,实现“零能耗”建筑。
“在进行项目改造升级的时候,资金是最大的困难。”樊冲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共减免税款约2500万元。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应用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项目,作为南方电网首个满足特级保供电要求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项目,是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实现近零碳用能的关键支撑项目。“项目推进过程中,税务部门提前梳理好符合电力企业发展实际的优惠政策,上门为我们讲解。电力公司体量大,遇到的涉税问题也比较多,但是我们总能第一时间得到解答。”负责博鳌近零碳示范区项目建设的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琼海供电局的工作人员说。
设置专门团队,服务绿色企业
为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税务部门持续优化纳税服务,大力推进简化申报、申报材料容缺办理等服务,依托征管信息系统,实现对环保税、车船税等多个税种申报预填,增加纳税申报数据批量导入功能,纳税人填报完成后即可线上提交,实现绿色税费业务全程网上办理。
为了及时响应企业绿色转型发展中遇到的涉税诉求,琼海税务部门专门成立了“溜溜工作室”。海南中田旅业开发有限公司财务人员介绍,“溜溜工作室”服务团队成立后,公司的涉税问题都会有“专属网格员”第一时间帮忙解决。“相比以前,税务服务更快速、更专业。税务部门还会向法定代表人、财务人员、办税人员推送税费政策。2022年至今,在税务干部的辅导下,公司申报享受出口退税约161万元,这笔金额在我们的低碳技术研发、绿色产品引进、现有设备改造中发挥了作用。”
据了解,税务部门还与招商、资规、住建、商务以及乐城管理局等多部门协同联动,通过数据信息共享,帮助企业匹配上下游供销商,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充分挖掘经济增长“绿色”潜力。
琼海市城市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博鳌项目相关负责人说:“税务部门推出的一系列服务举措,给企业带来了很多便利,有利于吸引更多新能源企业、绿色企业来到博鳌‘落地生根’,更有利于博鳌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
关注企业动态,及时排查风险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在服务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琼海市税务局依托征纳互动平台,加强税收征管、建立防范风险工作小组,时刻关注企业动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博鳌近零碳示范区也通过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向国际展示中国风貌。
国家能源集团负责承建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岛外农光互补发电、岛内构建筑物分布式光伏和交通绿色化改造项目。“项目能顺利开工建设,离不开税务部门的细心服务。”国家能源集团海南电力有限公司博鳌光伏电站站长闫亮说,“在项目建设初期,税务干部第一时间梳理了可适用的税费优惠政策,并联合相关部门召开光伏项目服务会,为我们答疑解惑,帮助我们在读懂政策的基础上排查存在的风险,更好地服务今年的亚洲论坛年会。”
与此同时,琼海税务部门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部署,逐步加大对税收协定的宣传力度、执行力度,让更多“走出去”“引进来”企业了解税收协定、运用税收协定,并从中受益。
琼海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黄景珑说,税务部门将围绕重点打造“近零碳纳税服务中心”,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共同打造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服务体系,为博鳌近零碳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