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税务专班”服务央企落户

2024年04月03日 版次:03        作者:付钧毅 郝利华

“一企一专班”服务疏解迁移、走访问需帮扶落户、“政策找人”落实税惠……在雄安新区拔节生长过程中,税务部门始终与新区建设同频共振、同向而行,打通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转移企业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已在雄安新区设立子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200多家。去年以来,雄安新区承接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34家,呈现量、质并进的良好局面。

“一企一专班”保迁移

“我们是首批将集团总部从北京迁移到雄安新区的央企之一,没有可以参考借鉴的样板,但涉税迁移比我们预想得要顺畅很多。”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总部相关人员介绍。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首个整体从北京迁移至雄安的央企集团总部,注册资本349亿元,目前拥有58家二级单位、480余家三级企业,5家上市公司,全部职工13万人,其能否顺利迁移,意义重大。

河北雄安新区税务局主动靠前服务,建立“一企一专班”疏解企业涉税服务机制,提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对于疏解企业提出的跨区域涉税事项办理、个税扣缴、社保基数调整等问题,该局制定《迁移涉税事项办理指引》,全流程保障服务。同时,该局联合公共服务局、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部门,落实“1套跨省市迁移体系”和“N项配套惠企举措”涉税服务,直通车式解决迁入企业涉税问题。从企业申报信息到纳税信用等级,从预缴税款到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诸多迁移涉税事项实现一项不漏、一键接收,扎扎实实打通了服务疏解落户的“最先一公里”。截至去年底,中国华能、中国中化等首批疏解的4家央企总部已经顺利落户雄安新区。

走访问需帮落户

来得了,更要发展好。去年9月7日上午,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疏解企业(产业)集中揭牌仪式在雄安新区举行。这标志着中冶集团9家疏解企业集中落户雄安。

河北雄安新区税务局第一时间成立大企业税收服务党员专班,设立临时党支部,逐户走访迁入企业,主动问需,提供一对一税收专业化服务,确保疏解企业涉税诉求得到及时回应。“税务部门关心企业发展,服务精准有力度,帮助企业充分享受税费红利,这坚定了我们扎根雄安的决心。”中冶建工集团雄安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党辉说。

河北雄安新区税务局领导带队赴北京走访中国星网、中国华能在内企业25户,召开纳税人缴费人和基层干部座谈会34次,解答实际问题16条,切实解决落户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确保疏解企业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

落实税惠促发展

随着雄安新区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的新阶段,河北雄安新区税务局开展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将“不说不,马上办”与“党员示范岗”相结合,加大“政策找人”力度,精准“滴灌”税惠红利,服务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

“在承建安置房项目过程中,新区税务部门畅通税企沟通渠道,我们的涉税疑问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答复。”中国雄安集团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高婕说,去年以来,该公司享受安置区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687万元和公共租赁住房房产税减免18.43万元。

河北雄安新区税务局创新“数字智慧税务”建设,推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差异化服务,通过实施“分类标签、身份画像、精准服务”,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千人千面”的精细化服务,实现政策精准推送1.24万户次,让“政策找人”更精准。

此外,该局推出“一口收办,全区通办,内部流转,快速响应”服务方案,在全省率先推行依申请事项“全区通办”,将基础征管事项全面前移至前台办税服务窗口,实现了疏解企业依申请事项“不出厅、一站式”办理,以高效的办税服务举措,打通了服务疏解企业落户发展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