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税务部门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汇集了海量数据资源,在数据要素治理方面有先天优势和深厚基础。税收大数据覆盖生产、交易等各个方面,数量庞大、类型多、更新快,且颗粒度小、穿透性强,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具备独特优势。
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托智慧税务建设,建立完善多维度、全链条的税费监测体系。通过对税收大数据实时跟踪、智能分析,精准掌握经济运行态势和不同区域、产业、企业发展状况,开展不同城市、城市群以及省份之间发展情况的比对分析,助力地方政府更好把握本地区比较优势,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精准制定区域公共政策,因地制宜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如今,发票数据涵盖广泛的经济门类并可细化到各个子类。这为开展风险综合评价、跟踪政策效应分析、强化政策储备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能。例如,依托智慧税务强大算力,对制造业设备更新、家电汽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方案进行“实战推演”,分析政策影响及可行性,帮助政府更精准、及时地制定产业规划,进行政策调整,配置创新资源等。
助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提出,智慧税务建设要“以发票电子化改革为突破口”,并提出实现全流程、全领域、全要素的发票电子化。如今,税务部门通过推动发票开具、报销、入账、归档全程电子化,拓展企业通过数据提升经营决策、风险防控等能力。税务部门建立税务可信身份管理平台,为所有进入税务网络空间的人赋予唯一的可信数字身份。在此基础上,推动与各地政府电子政务平台“互认通用”,纳税人可便捷顺畅地办理医保、社保等各类服务。同时,将税务规则设置成标准服务,纳税人可以按需选择,将所需服务嵌入自有系统,推动“规则嵌入企业自有系统、税企数据双向开放”,促进“业财税”一体化融合,并带动财务、商务、法务、政务等领域数字化,为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打造诚信健康的市场环境。在推进智慧税务建设中,通过将税收规则嵌入税务系统信息系统,即“数据业务化”和“业务数据化”,构建“数据+规则”为驱动的征管模式。运用税收大数据,依托“一户式”“一人式”“一员式”“一局式”“一票式”数据集成,建成“一体式”风险防控应用平台和“税智控”平台,建立全流程、痕迹化的税费执法监测体系,实现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程序网上流转、执法过程网上监督。统一政策执行口径和操作流程,推动税收执法更规范、税费征收更公平、税务监管更严密,从而稳定经营主体预期,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