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税收宣传月的一项重点任务是展现税收为共建“一带一路”等国之大事提供的支持和服务。作为致力于书写丝路故事的作家,叶舟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担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他曾与税务部门打过不少交道,还参与过税收宣传。在本次采访中,他谈到自己对税收的理解。
记者:4月是全国税收宣传月,在税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方面,税务部门会推出一系列税宣活动,这方面您如何评价?
叶舟:税务部门在干好税收工作的同时,在税收宣传上下足功夫,我觉得这是一件特别有必要的事情。2019年至2021年,我担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曾与税务部门打过不少交道。税务干部会定期、不定期地走访代表委员,上门问计问需。那时候,我就了解到,税收在助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工作做得好,也得宣传好,让税收好声音为更多人所了解、所理解。我记得,当时我就应税务干部邀请,参加过税法宣传活动。
税务部门集中开展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深入宣传税法知识、解读税费政策、倡导税收诚信,对我们纳税人缴费人来说,是一次接受税法教育的重要机会。当然,我也希望税务部门能细分不同类型的纳税人缴费人群体,在开展税法宣讲、政策辅导等方面更加注重细节和人性化。
记者:能否谈谈您的税收观?
叶舟: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收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一边为国家贡献着税收,一边也享受着因此带来的公共服务,还有税收红利。国外有句谚语:人生中只有两件事不可避免,即死亡和纳税。所以,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每年都要报税缴税,平时我也代开过发票,现在税务部门推行的“最多跑一次”、简化办税程序等,特别高效。当然,税务干部也十分辛苦,感谢他们。
记者: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通过加强税务文化建设来提升干部队伍的精气神,税务系统也有很多文学爱好者。在税务文化建设、税收文学创作方面,您是否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建议?
叶舟:文化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税收体现的则是国家的硬实力。从我们文艺工作者的视角来理解,税务文化建设要同法治文化、廉洁文化、诚信文化等紧密结合起来,相互融通,提炼精髓,引领干部精气神,引导社会“税”能量,培育和打造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具有行业特色的税务文化体系。
我理解,文学就是人学。税收文学创作,以税收工作为题材也罢,不以税收工作为题材也罢,都要塑造好人物、讲好故事,反映好时代精神。税收工作者经常和政策、数据打交道,专业性强,专业术语多,税收题材的文学创作要做好翻译功夫,让人读来可信、可亲、可感。当然,我希望税务系统也要鼓励税务干部创作非税收题材的文学作品,因为文学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如果税务系统能诞生一批优秀的作家,是中国文学之幸,也是税务行业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