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干,我们相信你。”又一年税宣月如约而至,我的耳畔萦绕的,还是我第一次牵头组织单位的税宣月启动仪式时,领导对我的鼓励。当时的我不曾想到,这简单的几个字,像一颗蒲公英的种子,悄悄埋进了我心底。
从做采访、写脚本、拍片子,到参与抗疫、策划税收文物保护交流活动……这些经历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对税宣工作与日俱增的热爱和冲劲。税收宣传,不仅是简单地普及税收理念,讲好税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故事,更是传递信念和力量,让群众感受到社会的进步和温暖。
工作中的两次转折,将我和税宣日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给我带来深深的触动。
结缘税宣,奔赴心之所向
第一次转折,发生在2018年我考上国家税务总局慈溪市税务局之后。2019年,我从办税服务厅调岗到行政部门岗位,从事税收宣传工作,就是这次工作上的变动,让我与税宣结缘。
2022年,我参与了宁波市税务局税收题材微电影《涨》的摄制工作,这部影片改编自宁波一家小微企业真实的发展故事。2019年初,该企业面临着保留“小微”企业资格和压缩利润空间求突破的两难选择,正在这时,小微企业标准放宽,对从业人数的要求提升至300人,宁波税务部门积极送政策、优服务,让企业能在保留小微企业资格并扩招员工的同时,及时享受小微企业的相关税惠政策,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动能。
接到拍摄任务时,从企业调研、写脚本,到拍摄、剪辑、出片,只有三个礼拜的时间。为了更好地呈现故事,又能以情动人传递温暖,当时,我和同事先是每天趴在案头浏览各类资料,提炼故事点,反复打磨脚本,然后,争分夺秒在2天时间完成拍摄,一周时间筛素材、剪片子、磨细节……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个月如期完成微电影制作,并参加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中国税收”特别单元,荣获新锐作品奖。
只要足够用心,总能被看见。“在这部微电影中我看到了我们企业的影子”“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我记得,当微电影被投放在办税服务厅的大屏后,不少纳税人在屏幕前驻足观看。虽然现在来看,这部片子的制作还不够精美完善,但我相信,在当时,无形中给了很多企业发展的信心。我想,这不正是税收宣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吗?从小人物、小故事讲起,通过他们的视角展现税收对普通人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税收、理解税收、支持税收。
随着做税宣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我深深地被税收宣传的“土壤”所滋养,也愈发热爱这份事业。大多数时候,像我一样热爱税宣工作的税务干部并不在聚光灯下,而是身居幕后,但默默付出的他们,同样值得被看见,也值得尊敬,他们依然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传递温情,讲好税收故事
第二次转折,源自我非常敬重的一位宣传战线上的前辈,她曾说:“我们做宣传工作也是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作贡献。”这句话,对我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记得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国进入抗疫状态。国家税务总局第一时间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指引》。
“怎么样才能宣传好这些政策,给更多人带来温暖和力量?”带着强烈的使命感,我选取了医务人员、快递收发员、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等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主体,匹配对应的税惠政策二维码,设计制作了一组动漫税收海报。同时,为了让海报更加直观、富有温情,我还为每张海报设计了一句文案,“你是这座城市闪烁的微光”“你付出爱,也会收获爱”“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时此刻,你们就是伟大的英雄”……我希望通过这些平实却充满力量的话语,鼓舞和感谢为疫情防控作出贡献的每个人。
没想到,这组海报在国家税务总局微信公众号发布后,得到很多网友的肯定。这一刻,我发现自己变成了传递爱与希望的那个人,制服上的税徽似乎更加熠熠生辉。
同年底,我还参与了国家税务总局有关“税收文博管理与税务文化传播”交流研讨活动的筹备工作。从调查摸底、撰写活动方案到正式开展活动,历经近一个月。也是在这一个月里,我了解到,不少税收文物缺乏安全宽敞的展览存放场地,有的博物馆由于面积有限,只能陈列部分展品;还有的税务博物馆由于场馆年久失修,文物面临霉变等风险。参与这次活动,让我进一步意识到,这些文物是我们税务系统的珍宝,是税收文化的载体,如果损毁将带来无法挽回的遗憾,由此,我生发出要保护好税收文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回望过去,感慨万千。我想,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是税收宣传工作让我有机会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去看、去听、去感受,也让我有机会把所见所想传递出来,这是税收宣传这份事业赋予我的使命,也是过去的宝贵经历给予我的人生财富。
梁漱溟先生曾说:“情怀能激励人最深沉的力量。一个人有了情怀,就会对自己的职业有发自内心的爱。”最是情怀出本心,做任何工作,只有带着情怀、带着热爱才有可能做好,税收宣传工作更是如此。作为一名税宣干部,我要以一份最质朴的憧憬和期待,把对税收宣传的热爱揉进税月情怀中,创作出更多有深度、有温度的作品,让税收宣传的影响更深更广。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慈溪市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