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视角认识税收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年04月09日 版次:02        作者:国家税务总局河南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 孙群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部署,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税务部门肩负着“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高效执行者”的重要职责,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是使命所系,也是职责所在。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看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首先,新质生产力的鲜明特质是技术革命性突破。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由多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既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也包括科学技术、管理等非实体要素。其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近年来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技术对工业生产函数的深刻改变,到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对劳动效率的革命性重塑,都在提醒我们,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首先在于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使之作用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生产力要素并引发质变,从而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其次,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是要素创新性配置。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各要素既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又存在相互依存的紧密联系,推动生产力不断实现发展。只有新质生产力各要素实现内在协调和最佳结合,才能促使新质生产力发挥出最大化的动能和整体性的效能。特别是在“数据”这一新生产要素作用愈发凸显的当下,尤其需要以数据技术为载体的创新性配置推动实现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的跃升,进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再次,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生产关系创新。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及其发展既受生产力诸要素及其变动的影响,也受一定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的影响。如果生产关系不能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清除制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各种障碍,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为高素质劳动力和高质量生产资料提供更加先进的结合方式。

从新质生产力内涵的视角看税收发挥作用的空间

从新质生产力内涵看,技术革命性突破、要素创新性配置、生产关系创新这三个关键变量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给税收带来很大的作用空间,这也对税收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首先,技术革命性突破需要更加丰富的税收政策激励。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等特征,税务部门通过多种途径补偿经营主体面临的风险,如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降低成本、主动服务防范涉税风险等,能够有效降低研发风险,为科技创新形成正向激励。此外,在科技创新作用于实体要素的过程中,税收政策同样不可或缺,精准有效的税收政策不仅能在培育、吸引高素质人才上发挥激励作用,还可以引导经营主体通过改造流程、升级设备等手段形成高品质生产资料。

其次,要素创新性配置需要更加优良的税收环境加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实现要素创新性配置,关键在于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实现高质量的产品服务供给、高水平的生产技术投入、高效率的供需对接,这就需要税务部门以更加精细的服务、精确的执法、精准的监管,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税收营商环境,畅通要素流通、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使要素资源配置更加高效,为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提供良好外部条件。

再次,新型生产关系形成需要更加完善的税收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税收制度属于生产关系范畴,影响着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生产要素的质量高低,以及物质技术基础的先进程度。构建新型生产关系,要求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持续优化税制结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进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维护分配公平,激发劳动力、技术、资本、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使新的生产关系与升级后的物质技术基础相适应。

从税务部门职能使命的视角看税收发挥作用的途径

税务部门作为重要的经济管理部门,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大有可为,也必然大有作为,必须发挥好税收职能作用,为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税务力量。

以高效的税收政策落实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政策落实的确定性能够有效对冲要素创新面临风险的不确定性。要聚焦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的战略布局,结合本地产业特点,对照《我国支持科技创新主要税费优惠政策指引》,认真落实好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增强税收优惠的确定性,激励经营主体加大创新力度。落实吸引和培育人才优惠政策,支持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充分释放税收政策招才引智效应。落实税费政策标签体系要求,进一步深化“政策找人”,优化升级政策精准推送机制,提升政策享受的便利化水平,帮助经营主体用足用好税收优惠。

以一流的税收营商环境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培植肥沃土壤。有效的市场需要有为的政府服务弥补市场失灵,也需要有力的监管维护公平竞争。要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丰富新电子税务局功能,推动更多税费事项全流程网上办、跨区域通办,促进企业及生产要素的自由跨区流动。加强对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的助企强链服务,帮助企业供销匹配对接,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依法严厉打击虚开发票、骗取退税、骗享优惠等各类涉税违法行为,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助力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经济环境。

以深入的财税体制改革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要按照党中央“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强税制改革科研、调研工作,为完善财税制度、优化税制结构贡献税务智慧。准确把握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等新业态特点,探索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税收制度和政策。落实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要求,加快推进智慧税务建设,强化对经济运行尤其是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监测分析,在服务经济决策的同时,为数据要素创新性配置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