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结束的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上,“发展海洋经济”成为与会嘉宾讨论热度较高的话题之一。眼下,海南省正通过不断丰富海洋旅游新业态、大力发展水产种业、深远海养殖,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来帮助海南夯实“蓝色粮仓”。税务部门也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推动渔业“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
送去优惠育良种
总投资2.88亿元、占地158.4亩的三亚水产苗种南繁生态产业园目前正在加速建设,涵盖隔离引种、种鱼保存和工厂化育苗等功能的一期工程已经竣工。
近年来,海南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有关文件,大力发展水产种业、支持渔业科技创新,将水产种业纳入“国家南繁硅谷”规划。今年召开的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首次设置水产种业创新发展专题报告,研讨的焦点正是水产种业前沿技术和未来发展。
为助力提高水产种业综合效益,国家税务总局三亚市崖州区税务局细致梳理技术成果投资入股递延纳税等利好水产育种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直达企业开展一对一政策宣传,并通过“崖税无忧”咨询辅导室持续解答政策咨询。
“分量十足的税收优惠为园区建设提供了资金与预期上的双重支持。”三亚水产苗种南繁生态产业园副总经理白泽园说。在政策支持下,园区引进了陈松林院士工作站等科研机构,为构建水产南繁科研高地注入强劲动力。“预计年产量提升至鱼苗25亿尾、贝苗20亿尾。”白泽园说。
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2023年以来享受各类税收优惠3057.56万元,其中因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企业所得税165.77万元。公司负责人崔毅说:“节省的资金我们用于引进金鲳‘晨海一号’、虎龙杂交斑等水产良种,为种苗繁育增产打好基础。”
带着政策下渔港
乐东黎族自治县龙栖湾国家级海洋牧场是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第八批)之一,是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海南渔业“往深海走”的标杆。海南税务部门安排税宣专员多次到企业提供个性化纳税辅导,同时依托大数据平台实时关注企业申报状态和减免税享受情况,保障企业充分享受税收优惠。
“年初牧场渔获后,税务干部主动上门向我们宣传税收政策,辅导办理涉税事项,为我们建设现代海洋产业综合基地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投资建设海洋牧场的海南普盛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纪新帆说。
发展深远海捕捞是“往深海走”转型的重要方向。琼海潭门渔港是远海捕捞集中的重要港口,渔港仅大、中型渔船就达到86艘,其中500吨左右的钢质渔船有4艘,400吨左右的钢质渔船有23艘。
琼海潭门渔民协会会长丁之乐说,税务部门业务骨干“带政策下渔港”,了解渔企生产经营状况,积极宣传出口退税免税等渔业相关税收政策,为推动区域渔业健康发展释放动能。
走上渔排做宣传
春日里,远离都市喧嚣的临高县东英滨海休闲渔业特色小镇,热闹非凡,游人如织。
博纵村因赶海活动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民宿村”。“民宿窗前就能欣赏海景,白天可以体验海钓、赶海,晚上可以吃烧烤、K歌,很舒适惬意。”游客卢女士说。
随着“赶海文化节”“开渔文化节”等主题活动的举办,店家的办税需求也日益增加,海南税务部门通过上门走访、征纳互动平台等方式精准提供政策辅导、咨询答疑服务,助力传统渔业向休闲渔业高质量转型。
渔舟纵横交错,船屋鳞次栉比,休闲渔业在陵水县新村港码头同样热火朝天。作为海南省首家海上共享渔庄,疍家渔排海上民宿独享一片海域,集海上度假、疍家文旅、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积极发挥着带动渔民转产转业作用。
“前不久,税务干部来渔排手把手教渔民完成了城乡社保线上缴费操作,‘上岸缴费’的难题解决了,政府的好服务让我们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渔庄建设中,把渔庄打造成吸引游客的‘网红打卡点’。”陵水疍家海上渔排民宿店长苗亮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