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税收观与税收宣传月主题演变

2024年04月10日 版次:05        作者:邓力平 陈斌

今年税收宣传月主题“税助发展 向新而进”,是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的具体体现,是税务部门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责任担当的集中彰显,是中国特色政治经济税收观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

今年是税收宣传月设立的第33个年头。税收宣传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机制,已成为中国特色税收文化建设的重要品牌。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税收宣传月主题更加鲜明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的时代要求。税收观是人们在长期税收实践中形成的对税收本质、职能、制度与行为等系统化、集成化的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观包含党管税收、人民税收、法治税收、服务税收、市场税收、经济税收、文化税收、生态税收、融合税收、统筹税收等理念,可分为政治税收观和经济税收观。其中政治税收观可归纳为“政治引领税收,税收服务政治”;经济税收观可归纳为“经济决定税收,税收作用经济”。在运用中国特色政治经济税收观对税收宣传月历年主题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在“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的时代要求下,在税务部门“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的新工作主线下,今年税收宣传月“税助发展 向新而进”这一主题再次印证了中国特色政治经济税收观,值得深刻认识,必须充分领会。

税收宣传月主题沿革体现中国特色政治经济税收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持续发展中形成的税收宣传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突出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观察历年税收宣传月的主题,我们既要看到这些主题的着力点与侧重点的变化,更要看到中国特色政治经济税收观作为一条鲜明主线,始终贯穿于税收宣传月的发展之中。在税收宣传月的早期阶段,宣传主题多聚焦于“税收与发展”(1992年)、“税收与改革”(1993年—1994年)的辩证关系。在依法治国成为治国方略的重要节点上,宣传主题突出的是“税收与法制”(1995年)、“税收征管与市场经济”(1996年)、“税收与文明”(1997年)、“税收管理与依法治国”(1998年)等内容,反映了法治建设在税收领域的深入实施和税收法治意识的强化。进入21世纪,宣传主题逐渐强调“税收与未来”(2000年)、“税收与公民”(2001年)、“诚信纳税 利国利民”(2002年),既反映现代征纳关系的一般要求,又凸显中国特色征纳关系的鲜明特征。而后,连续使用5年的“依法诚信纳税 共建小康(和谐)社会”(2003年—2007年)是一个全面深刻反映经济社会发展与税收关系的主题。进而,连续使用长达7年的“税收·发展·民生”(2008年—2014年)主题,强调“发展决定税收、税收促进发展、发展改善民生”。可以认为,在这一时期中,税收宣传月的主题在坚持政治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始终体现着经济税收观的基本要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税收宣传月主题更加突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时代要求。在这个阶段,不仅坚持经济税收观的理念,同时突出政治税收观的重要性,中国特色政治经济税收观作为一个整体,更加有机地融合进税收宣传月主题发展。2015年的主题是“新常态·新税风”,体现适应和促进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税收工作的新理念。2016年和2017年的主题是“聚焦营改增试点 助力供给侧改革”和“深化税收改革 助力企业发展”,集中体现特定政治任务要求与当时经济形势的需要,以及税务部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担当。2018年以来,税收宣传月的主题先后为“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2018年)、“落实减税降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2019年)、“减税费优服务 助复产促发展”(2020年)、“税收惠民办实事 深化改革开新局”(2021年)、“税收优惠促发展 惠企利民向未来”(2022年)、“税惠千万家 共建现代化”(2023年)。这一持续进程体现了新时代“党管税收”“人民税收”等特定政治理念的要求,体现税务铁军坚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责任担当,体现中国特色税收服务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能。

“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是理解今年税收宣传月主题的关键

今年全国税务工作会议提出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的新工作主线,标志着税收工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笔者的体会是,这一新工作主线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决定中国特色税务实践、中国特色税务实践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辩证关系,本身就是中国特色政治经济税收观的生动体现,当然也是我们理解今年税收宣传月主题的关键。对这一新工作主线,可以从四个层面进行把握:一是对标对表。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通过将税收工作紧紧置于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之中,确保税收政策和征管活动与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同步。这一实践要求税务部门在推进税收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仅要深入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还要紧跟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税收策略。二是职能定位。职能定位是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的关键环节,它要求中国税务部门在履行税收职责时,必须全面理解其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和使命。税务部门要做党中央权威的忠诚捍卫者、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高效执行者、纳税人缴费人的倾情服务者、经济社会秩序的坚定维护者,在政治与经济等各个方面更好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三是“一条主线”。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为主线,认真做好“六个着力”,即着力强化政治统领、依法治税、改革创新、管理增效、服务提质、风险防范。总体上看,“六个着力”体现了在新时代新征程背景下,税务部门对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的积极探索,旨在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推动税收工作再上新台阶。四是“一张蓝图”。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完善“抓好党务、干好税务、带好队伍”的工作体系,通过加强党的建设、优化税收服务、提升队伍素质等措施,推动税务实践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再建新功。

“税助发展 向新而进”的四个关键词

今年税收宣传月主题定为“税助发展 向新而进”,不仅是“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的具体体现,也是税务部门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责任担当的集中彰显,是中国特色政治经济税收观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

笔者认为,“税助发展 向新而进”这八个字的主题中有四个关键词。一是“发展”,即高质量发展。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此总体要求下,国家税务总局提出“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新工作主线。笔者认为,这具有高质量发展决定高质量税收发展,高质量税收发展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二是“新”,笔者认为,这既包含“新时代新征程”之“新”的总体要求,也特指“新质生产力”。今年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动力。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必然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的进程,而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又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三是“助”,这里指的是税务部门助力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等的定位与作用。税务部门要始终强调税收在服务政治经济大局中的作用,并通过创新性举措不断增强税务实践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助”是服务、是担当,要助好、助到位。四是“进”,它是“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要求的体现,也指税务部门更为有力地发挥税收职能,促进国家各项事业和税收事业本身前进,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基于这样的理解,笔者认为,今年税收宣传月“税助发展 向新而进”这一主题彰显了税收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新使命,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最大政治对税收工作的始终引领,体现了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硬道理对税务实践的决定作用,体现了中国税务人的“助”之担当、“进”之能力。

(作者系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