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法治国家的建设,创新宣传形式,普及税法知识,成为强化全社会税收法治意识,拉近税收与公众距离的必要途径。税收主题公园作为贴近公众日常生活的场所,搭建起纳税人缴费人了解税费知识的桥梁,成为税收普法工作中重要的创新实践。通过将税收法治教育融入公园环境,税收主题公园以其独特的方式吸引公众的目光。相关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税收法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有利于提升公众的法治意识和税法遵从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普法教育更加生动。与课堂讲授、书籍阅读等普法方式相比,税收主题公园通过情景再现、互动体验、漫画故事等形式,使税收法律知识的讲授和普及更加直观生动,通过将税收普法与休闲游玩相结合,拓展税收普法的形式和渠道。这种形式使税法知识的传播更为广泛和有效,提升了普法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普法教育更加实用。税收主题公园往往紧密结合当前的税费政策和实践,对普法内容进行实时更新,并紧贴公众生活和经济活动,直接回应纳税人缴费人关切和遇到的实际困难。例如,通过模拟纳税流程的互动展览,参观者可以直观地了解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等过程,这种“沉浸式”体验能够让复杂的税收知识更易于理解和记忆。税收主题公园还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和自然景观设计普法教育内容,使得参观者在耳濡目染中了解税费知识,增进对税收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普法教育更加开放。税收主题公园依托场所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将普法活动扩展到更广泛的群体,这对于增强公众的法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开放式的普法平台不局限于特定的受众,而是面向全社会各类群体,让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了解最新的税费政策和相关动态,有助于推动形成遵纪守法、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社会风尚。
有利于法治文化建设。税收主题公园不仅是普法教育的重要场所,更是展现和传承税收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展示税收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变革,让公众全面了解税收的发展历程和税务部门的职责使命,从而增强公众对税收工作的理解。在税收主题公园中,税法知识展板、互动式税收体验区等展示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税收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同时,通过介绍税收政策的制定过程、执行细节和成效评估,让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税法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提升遵守税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有助于构建良好的税收文化氛围,推动税收合规意识的增强和税收文化的传播。
(作者系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