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0月税务总局党委和驻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国家税务总局驻各地特派员办事处纪检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以来,国家税务总局驻上海特派员办事处探索“233”工作模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特派办纪检监督工作。该模式围绕日常管理监督和项目现场监督两条主线,立足“特派办内部、特派办与相关省税务局、特派办与相关部门”三个层面,压实党委纪检组、机关纪委和支部纪检委员三级责任,不断强化监督工作,推动监督如影随形。
围绕两条主线,促进监督全覆盖
据了解,上海特派办聚焦日常管理监督,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谈心谈话制度,用好“主题党日”中的“纪检委员时间”,结合部门实际和岗位职责开展有针对性的警示教育,不断完善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管理机制。聚焦项目现场监督,明确重点事项、廉政风险点排查及防控措施,并在项目工作单位发布廉政告知书、落实廉政监督卡制度,加强对项目人员在税务稽查、内部监督权力运行和遵规守纪方面的监督检查。从日常和项目两条主线入手,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上海特派办二大队负责人、项目组组长施龙刚说:“结合特派办的工作特点,围绕日常监督管理和项目现场监督的两条主线,以线带面加强监督,有助于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进一步促进监督有形有效全覆盖。”
立足三个层面,促进监督全贯通
“常态化沟通机制打破了部门间沟通壁垒,能够更好地促进稽查案件查处,有力推动‘一案双查’工作开展。”上海特派办一大队负责人唐林玮在谈到部门间交流、办省联动时说。
据了解,上海特派办党委纪检组持续完善“内部监督贯通、办省联动互促”工作法,从办内、办省、办外三个层面,建立各类监督全贯通机制,推动构建大监督格局。办内层面,建立与特派办“一把手”、分管办领导和各党支部书记的日常沟通机制,通过专题会商、廉政提醒、谈心谈话等方式,推动党内监督、专责监督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办省层面,进一步完善与省(市)局纪检机构的信息沟通、线索移交、成果共享等工作机制,更大范围推动职能监督、专责监督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办外层面,加强与地方纪委监委、公检法等部门的沟通汇报,建立情况互通、信息交流机制,推动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高效协作。
压实三级责任,促进监督全链条
在压实责任方面,上海特派办通过构建三级监督网络,即第一级为党委纪检组,第二级为机关纪委,第三级为各党支部纪检委员、兼职纪检干部和临时党支部纪检委员、项目廉政监督员,进一步明确各自责任、工作要求和监督重点,促进监督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
“明确项目重点和监督方式后,我们的监督工作有了更明确的抓手,项目组同事在日常交流、业务开展时会时刻提醒身边人要遵守纪律,自觉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外出项目组廉政监督员在向上海特派办党委纪检组汇报工作时说。
“我们将结合实际,对‘233’工作模式的成效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做法,通过抓制度、抓机制、抓责任,促进监督全覆盖、全贯通、全链条,进一步提升监督质效,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上海特派办党委委员、纪检组组长何德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