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小宝’喊您来三秦。”
阳光明媚的上午,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六营泥塑民俗村,中国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凤翔泥塑传习所门前,税务干部、泥塑大师胡新明、凤翔区儒林小学30名小记者声音洪亮地发出“来三秦”的邀请。这个镜头也随着网络直播传播到世界。
这是国家税务总局宝鸡市税务局税收宣传月期间举办的“税小宝喊您来三秦”系列活动的首秀——非遗篇。
六营村有中国泥塑第一村的美誉,“平安马”“富贵羊”等作品相继登上中国生肖邮票,“凤尾鸡”等作品多次成为央视春晚吉祥物。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泥塑代表性传承人、“税小宝”的创作者胡新明手捧泥塑“税小宝”登场时,现场热情瞬间被点燃。
“税小宝”是一男一女国潮卡通人物,他们身着“税务蓝”,英姿飒爽,大脑袋圆眼睛萌态可掬。隆重出场后,“税小宝”一下子成了明星,村民、游客纷纷称赞,拿起手机拍摄照片、视频。
“大家知道‘税小宝’诞生在哪里?是谁做的吗?今天回答问题答对的同学可获得奖品。”胡新明笑着问小记者们。
“泥塑!”“六营村!”“胡老师!”
“‘税小宝’是我和儿子胡锦伟一起设计制作的。”胡新明说,这些年,宝鸡税务部门积极助力非遗文化传承,为了表达感谢,他们一起创作了“税小宝”。“我们采用凤翔泥塑制作技艺,把税务工作者和蔼可亲、热情周到的服务进行萌化创意,希望展示税务干部真实可爱的形象。”
凤翔泥塑是怎么制作的呢?胡新明带领小记者们实地参观凤翔泥塑的制作过程。一位老爷爷在用板土配料和泥,一位阿姨正在给一头冲劲十足的泥牛捏犄角,几位哥哥姐姐拿着墨笔在通身洁白的老虎身上勾勒线纹……
胡新明指导小记者们拿起泥塑模坯,用笔勾线,再上色。一件件精美的凤翔泥塑作品在孩子们灵巧的双手间诞生了。小记者杨子涵说:“泥塑是我们凤翔的骄傲,以后我要把凤翔泥塑介绍给更多朋友。”
“非遗知识小课堂”结束后,“税收历史小课堂”开讲。“税小宝”叔叔和“税小宝”阿姨走上讲台。“同学们,当爸爸妈妈给你买来精美的礼物,或者带你出去在饭店享用美食,这时候你们就已经成为纳税人了……”税务干部用通俗的语言将税收知识娓娓道来。
“这次研学活动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和乐趣,还让我对非遗文化和税收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记者张罗薇拿着“税小宝”纪念品高兴地说。
带队老师说:“轻松愉快的氛围,妙趣横生的活动,让孩子们既学习了税收知识,也了解了传统非遗文化。希望‘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理念和文化自信,能像种子一样埋进孩子们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