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荷兰政府近日与全球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进行谈判,针对该企业打算将总部搬到其他国家推出挽留措施。为此,荷兰政府计划拨款25亿欧元(1美元约合0.94欧元),以避免阿斯麦等半导体企业因税收政策、雇员需求、基础设施等营商环境问题迁至其他国家。
限制移民引发企业担忧
光刻机被誉为集成电路产业“皇冠上的明珠”,是生产芯片的关键设备。阿斯麦公司总部位于荷兰埃因霍温,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之一,占据了全球高达80%的高端光刻机市场份额,其制造的用于芯片生产的光刻机向全世界绝大多数半导体厂商供货,尤其是极紫外线(EUV)光刻机制造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分析人士认为,阿斯麦决心搬离荷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荷兰政府的反移民政策。荷兰右翼政党在去年的国会选举获胜后,宣称将推进反移民、限制外国留学生数量等政策。此外荷兰政府还通过了逐步取消外籍人士税收抵免的动议。这些政策因素对阿斯麦而言无疑产生了巨大影响。
据悉,阿斯麦目前约有23000名员工在荷兰工作,其中40%左右是海外移民,尤其是阿斯麦的研发部门雇佣了数量较多的留学生。荷兰政府计划推出的“反移民”政策将会对阿斯麦的用工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限制劳动力移民的后果是严重的,我们需要这些人才来创新。”阿斯麦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宁克说,如果阿斯麦无法把所需的人才引进到荷兰,那么他们就会选择去可以实现企业发展的地方。
政府推出“贝多芬计划”
芯片产业对于荷兰的就业和税收非常重要,因此荷兰政府非常重视芯片产业企业提出的诉求。据全荷通讯社报道,荷兰经济事务大臣米基·阿德里安森斯表示,阿斯麦是荷兰最重要的企业之一,也是全球参与者。他将阿斯麦比作足球名将梅西,拥有这样的明星球员,才能带来一支完整的球队。
前不久,包括阿斯麦在内的8家荷兰巨头芯片企业联合向荷兰政府发出紧急呼吁,质疑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反对推出反移民政策,同时要求政府出台税收等支持政策,以支持本国芯片产业的发展,维持芯片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阿斯麦公司全球事务主管亨斯科克表示,阿斯麦目前在荷兰已遇到了发展瓶颈,因此政府需要协助,以应对基础设施欠佳、电网拥挤、廉价住房短缺、税务政策多变等问题。
为了留住阿斯麦等重要芯片企业,荷兰政府宣布将斥资25亿欧元改善阿斯麦总部所在地埃因霍温地区的基础设施,这项名为“贝多芬计划”的项目将由荷兰中央政府出资17亿欧元,埃因霍温地区政府出资8亿欧元,改善当地的住房、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这项计划内容,荷兰政府将投资4.5亿欧元用于技术人才培训,吸引更多学生从事芯片行业工作。除此之外,荷兰政府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们还将采取行动来减轻芯片行业企业的税收负担。
对于荷兰政府的这项计划,阿斯麦表示欢迎。不过,阿斯麦在一封邮件中称,他们需要作出的决定不是是否留下来,而是将在哪里发展。同时,荷兰政府也强调,政府计划推出的一系列拨款将建立在阿斯麦继续留在荷兰,并在荷兰保持投资的基础上,如果阿斯麦最终搬离荷兰,这些投资计划也将无从谈起。
营商环境面临考验
在不少荷兰半导体产业企业经营者看来,政府政策、营商环境对企业十分重要。“促使阿斯麦成为一家伟大公司的某些因素正在受到压制。”温宁克今年1月表示,该公司高度依赖熟练的外国劳动力,但是他担心荷兰的营商环境正在恶化。
近年来,跨国公司撤离已然成为荷兰政府的“隐痛”。在阿斯麦提出搬离荷兰意向之前,由于荷兰国内碳排放、税收等因素,跨国公司壳牌和联合利华已选择离开荷兰,将总部搬迁到英国。
巨头企业撤离也引发了政府的担忧。今年1月,荷兰财政部委托市场咨询机构做的一项研究显示,有1/3的荷兰跨国公司将考虑在未来两年内将业务转移到海外。除了对右翼政党推出反移民政策的担忧外,企业还担忧政府推出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如果有巨头公司继续撤离荷兰,将对荷兰多个重要产业领域产生冲击,从而不仅影响该国的税收、就业等,还将导致营商环境等国际形象的损失。
长期以来,荷兰一直被视为营商环境优越的国家,经济自由,教育背景良好并熟练掌握英语的劳动力数量较多。不过,近年来,对于荷兰营商环境质疑的声音也开始变多。今年2月,荷兰雇主协会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受访企业家中,有近半数的人不认为荷兰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适合经商的国家,有近20%的人正在考虑离开荷兰。
由此看来,荷兰政府推出“贝多芬计划”,能否进一步改善国内营商环境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