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草原牧场的“税宣之约”

2024年04月24日 版次:03        作者:本报记者 金琳

4月的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夏日塔拉草原,雪融风轻,草芽丛丛,空气里弥漫着春的气息。此时,裕固族牧民巴纳德的帐篷里来了几位老朋友——国家税务总局裕固县税务局双语宣讲小分队队员。

“森雅诗啦(裕固语‘您好’)……”税务干部高林彬上前握住巴纳德的双手,“老朋友,我们按照和您的约定来草原啦!”

肃南县是全国唯一一个裕固族自治县,平均海拔3200米,草场广阔,地广人稀,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一半以上。为了将税法知识、税费优惠政策送到牧民身边,在第33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期间,肃南县税务局组织24名会说少数民族语言的税务干部,组成3个“帐篷讲堂”双语宣讲小分队,深入牧区,走进毡房,“零距离”开展普法宣传。

“每逢牧场春季、秋季赶场的时候,税务干部都会来草原宣讲税法,这也是宣讲队与我们的一个约定。”巴纳德说,这样的“帐篷讲堂”,他们一听就是5年。5年时光里,肃南县税务局干部循着牧民的脚步,把税法和政策送进夏日塔拉草原的每个帐篷中。

在巴纳德的帐篷里,高林彬用裕固族语讲解了税收知识和个人所得税政策,巴纳德一家听得十分认真。“税务干部用裕固族语讲税收,我们更容易理解。”巴纳德说。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电子发票和纸质发票具有同等的法律效益”……在另一处牧区帐篷内,税务干部操着一口流利的藏语,向藏族牧民宣传涉农涉牧税费政策。牧民朵旺茨杰拿着手机,跟着税务干部学习如何掌上办理个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

原来,肃南县由于地理和历史因素,在时间的长河中形成了不同语系,藏语也是其中之一。近年来,肃南县税务局“挖掘”出不少精通裕固族语和藏语的干部,通过双语服务,将涉税业务的操作流程手把手教给牧民。

宣讲小分队团队讲完所有内容后,又赶赴另一个提前约定的牧民家中。桌上的奶茶渐渐凉了,朵旺茨杰的心却一直热乎着。

记者了解到,对于居住分散、长期游牧的草原牧民来说,除了每个赶场期的“帐篷讲堂”,肃南县税务局还印制了双语宣传手册,在每个牧区设立了“牧区流动办税岗”。“通过‘牧区流动办税岗’,我们帮助120余户牧民解决了涉税难题,还送出了2300余册双语宣传手册。”税务干部张安瑛说。

贴心的服务赢得了牧民心,便捷的渠道打通了办税路。现如今,每年的4月已经成了肃南县税务部门与草原牧民间的“税宣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