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浙江省各地的10名税务公职律师被评选为首批“浙江税律先锋”。据了解,在浙江近年来的法治税务建设过程中,公职律师日益成为重要力量,活跃在规范性文件审查、法律咨询等法治建设的各个领域,推动形成一系列成果。为进一步发挥公职律师队伍在依法治税中的重要作用,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近期开展首届“浙江税律先锋”选树活动,树立优秀典型,强化示范效应。
为法治提供团队保障
丽水市税务局公职律师陈沛,创建全省首个公职律师“税律所”,探索建立公职律师跨区域使用模式。他打破条线分割、地域阻断和层级隔离,以公职律师办公室为支点,依托云平台,形成涉法任务分级发起、集中委派、承办督办、实时统计、客观评价的链式闭环,建立起市县一体化管理机制,有效提升公职律师的法治服务能力。
杭州市上城区税务局公职律师钱昀,组织区局公职律师团队成立“尚税小律”工作室,联合街道、住建、信访等部门,及时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法律咨询、争议调解、税法普及等服务,受到纳税人缴费人欢迎。“尚税小律”已获得“上城区普法达人”等多项荣誉。
舟山市税务局公职律师金碧辉,创建“昌国税律”品牌,整合全市税务公职律师队伍,组建5个公职律师团队,分管位于主要岛屿的24个分局所,为其提供法制体检、疑难问题解答、重大涉税决定法制审核等服务,有效解决舟山市各地税务机关公职律师分布不均衡、基层一线缺少法律专业人才的问题,为基层税收法治工作提供团队保障。
精心办理复议诉讼案件
浙江省税务局公职律师徐战成,精心办理每一个案件,并总结经验做法,为全省乃至全国税务系统提供参考。他在承办一起行政复议案件中撰写的行政复议决定书获评司法部全国首届行政复议优秀文书奖,系全国税务系统唯一获奖文书;所代理的一起行政诉讼案件,被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驳回申请人的再审申请,被作为教科书式案例。
台州市税务局公职律师俞吉飞,创新推动税务行政复议“三步走”:在受理阶段,仅作形式审查,避免推诿塞责,对符合基本复议提请条件的应收尽收;在审理阶段,充分听取申请人诉求,多方拓展复议调解空间,做到应调尽调;在决定阶段,积极自我纠错,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做到应改尽改。这些措施有效强化复议化解税务行政争议主渠道的作用。
温州市税务局公职律师杨云平,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税收利益,被评为浙江省税务系统首届“最美税务人”。针对税务机关在破产涉税处理中面临的难题,她创新建立破产、执行程序涉税处理机制,5年累计保护国家税款超过20亿元。对滥用独立法人资格、损害税收债权的股东,她巧妙运用“刺破公司面纱”机制提起连带清偿税收债权诉讼,成为全国首起提起此类诉讼并胜诉的案例。
把好规范税务执法标尺
规范税务执法是推进税收法治建设的关键环节,公职律师聚焦“三项制度”、行政处罚等关键领域,规范制度建设,开展风险防控,不断推进税务执法标准化规范化。
嘉兴市税务局公职律师李光耀,聚焦规范税务执法重大改革项目,积极参与上级局重点法治工作和急难任务。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税务总局“三项制度”全国试点工作,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参与长三角区域税收轻微违法“首违不罚”事项清单及统一裁量基准的研究制定,并推动落实。
金华市税务局公职律师王启,在内部刊物《啄木鸟专刊》开设“风险提示”“风险动态”“以案释法”“以案说控”四个栏目,收集典型执法案例,梳理税务领域重点执法事项和高发风险,定期发布风险提示提醒,促进一线税务执法人员增强法治理念、规范执法行为。
促进税收协同共治
湖州市税务局公职律师王艳梅,深入梳理税务职责,积极推进税务机关与法院、检察院协作,先后参与湖州市税务局与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湖州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湖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协作机制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涉企案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工作意见》文件制定,推动部门合作机制创新。
诸暨市税务局公职律师傅凤洁,联合法院、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推动拍卖“一件事”改革,探索完善拍卖前“一张清单”“一门联审”及拍卖后“一窗办理”的“三个一”工作机制,依托拍卖“一件事”云平台,实现不动产拍卖法院一站式办理、资料网上流转、流程智能提醒,有效破解司法拍卖不动产手续办理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