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持续推进,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通过税务司法协作高效破解涉税难题:国家税务总局汉中市汉台区税务局与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汉台区人民法院、汉台区人民检察院、汉台区司法局,围绕执法和司法实践中发现的疑难涉税问题,建立制度化协作机制,联合推动问题解决,联合进行风险防控,联合维护税务和司法的公信力。
共建制度
精诚共治,强化税收司法保障,是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提出的要求。为全面加强税务与法院、检察院等司法部门的精诚共治,汉台区税务局大力推动建立税务司法协作机制。
一方面,建立“税”“院”合作新机制。依托与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签署的《涉税合作备忘录》,汉台区税务局联合区法院建立“税务+法院”长期协作机制。根据该机制,双方建立联席会议、信息共享、执行对接、专人联络等制度,充分整合司法行政资源和涉税法律服务资源,组建“税务骨干+法律顾问”协作团队,定期交换诉讼、企业破产、执行中的涉税信息,研讨交流涉税复杂问题。通过运行该机制,税务部门实现对破产、执行程序的全面介入,大大促进司法拍卖、执行等环节涉税难题的解决,消除多起案件的税款流失风险。统计显示,该机制运行以来,汉台区税务局已协助市、区两级法院高效办理6起破产案件,及时征收税费1771.58万元。
另一方面,开启“税”“检”合作新模式。汉台区税务局与汉台区人民检察院签订《加强税检合作工作协议》,在部门协作、执法联动、信息共享、办案会商、人才交流等方面进行密切协作。双方通过开办税检业务知识课堂、税检同普法、互聘业务骨干等合作形式,进行常态化业务交流。目前,双方已联合开展普法宣传2次;检察机关已从税务机关聘请1名业务骨干担任“特邀检察官助理”、1名业务骨干担任听证员,并提供涉税线索3条;税务机关迅速根据线索进行调查,及时向检察机关反馈涉税信息,合力打击税收违法行为。
同破难题
从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法治环境、解决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问题出发,汉台区税务局联合汉台区人民检察院、汉台区司法局到企业走访调研,针对发现的涉税痛点、堵点、难点,联合多部门采取措施,推动问题“一站式”解决。
了解到很多问题是由于纳税人对有关税法规定不清楚后,汉台区税务局联合区人民检察院、区司法局增强普法宣传的针对性。三方组建“法·税普法小分队”,到企业开展税法讲解。与此同时,普法队伍通过电话咨询、微信沟通、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集企业的法律问题需求,将普法形式由“讲什么听什么”变为“需要什么讲什么”,然后对症开方。目前,“法·税普法小分队”已通过以案释法等形式,对企业关心的多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答疑并提醒风险,内容包括劳动用工、合同履行等方面的税务处理,以及税费优惠政策适用、申请退税的条件等。
为促进问题解决,汉台区税务局以创建“枫桥式”税务局为契机,探索建立税费矛盾争议多元化解联动机制,建立一支由税务业务骨干、法学专家、公检法司业务骨干及调解经验丰富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主任组成的调解团队,分类分级及时响应、化解涉税矛盾争议。今年以来,该局依托该调解团队已及时化解税费争议39起。
针对虚开发票等影响税收营商环境的问题,汉台区税务局积极发挥税检协作机制优势,与汉台区人民检察院共同组成合规考量评估小组,开展汉中市首起小微企业涉嫌虚开发票涉税犯罪合规考量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汉台区税务局、汉台区人民检察院举行听证会,依职权作出政策解答,并对两户涉案企业提供10余条整改建议。检察部门确定企业合规整改符合要求后,对涉案企业依法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税检两部门合力,有效督促企业合规经营。
联控风险
在征管实践中,税务机关在征收环境保护税、耕地占用税等税款时,由于缺少相关行政部门的涉税数据支撑,存在漏征税款的风险。汉台区税务局通过税检合作机制,向汉台区人民检察院提供涉案线索。汉台区人民检察院依职责向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制发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书,督促各相关部门履责,向税务部门提供涉税数据和信息,与税务部门建立涉税信息共享机制,从源头上堵塞国家税款漏征风险。
在涉税案件执行中,针对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存在的因欠税而过户难等问题,汉台区税务局通过前期与区检察院、区法院开展执法协作,采取“事前审核反馈税费计算方式,事中核算反馈税费明细,事后办理税款入库、协助办理产权过户”等措施,加强涉税风险管控,有效解决了资产难处置、拍卖难过户、监管缺闭环等问题。此外,在民事执行涉及的税费征缴过程中,与法院密切衔接配合,形成“案件信息告知书—协助征收税费函—依法划转款项—开具完税凭证”的闭环工作流程,确保涉案税费应收尽收。2023年,依托该工作流程,汉台区税务局与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汉台区人民法院联合开展6起民间借贷案利息所得税费征缴工作,有效避免有关税款流失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