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节约用水的行政法规——《节约用水条例》开始施行。
说到节约用水,“用水大户”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创造了节水奇迹:其单位产品新鲜水取用量仅为行业定额的38.67%,对污水的平均重复利用率达到98.21%,废水回用率为97%以上……凭借水资源梯级利用、污水废水循环利用及雨水收集再利用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该公司入选2023年全国十大节水经典案例。
近日,记者走进这家企业,探寻他们如何从“用水大户”变身“节水大户”。
不设排污口,废水获得“新生”
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榆林市靖边县,是全国唯一一个富集煤、油、气、盐四大资源的县,同时也是一个生态脆弱、严重缺水的地区。
选址在靖边县杨桥畔镇沙石卯村的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因为所在地沙化严重,取水难度更是进一步加大。
“一个大型煤制烯烃项目,年用水量通常在千万立方米以上,基本相当于靖边县居民一年总用水量的1/10。节水对我们而言,意义重大。”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2008年,项目开始筹建。在上马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同时,公司建成投运了国内首套工业废水处理系统,采用“污水处理装置+回用水装置+再生水厂”工艺,将生产运行期间产生的所有废水、生活污水、厂区收集的雨水处理后回收再利用,让雨水也能挤出“油”、废水获得“新生”。
“我们的理念就是,不预留一个废水排放口,实现废水近零排放。”榆林能源化工副总经理杨雪峰表示。
在榆林能源化工7平方公里的园区里,记者果然没有看到一处废水外排口。
“处理1吨废水相当于节约了2吨水,即对环境生态而言少了1吨废水,对企业生产而言多了1吨净水,这对在生态脆弱地区发展能源化工极为重要。”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大国工匠”荣誉称号获得者、榆林能源化工公用工程中心的魏江浪解释说。
对废水加以处理循环再利用的同时,榆林能源化工还注重从废水中发现“宝贝”。
“这是四效蒸发装置,可对纳滤分质后的浓盐水进行浓缩结晶,通过离心机完成固液分离,实现高盐废水处理及杂盐资源化利用。目前,依托该装置,我们每天可生产硫酸钠24吨、氯化钠10吨。”说起废水再利用的成果,榆林能源化工公用工程中心工艺技术员胡彪话语中满是自豪。据介绍,两年前,企业已经实现废水转化成硫酸钠、氯化钠的对外销售,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
污水处理设备日常管理维护和升级改造、废水综合利用技术研发,都离不开资金投入。“在这方面,税收政策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公司财务总监白波告诉记者,2023年,企业享受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7514.52万元,获得增值税留抵退税2.26亿元,享受相关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达1500多万元。
在税收政策支持下,公司对回用水站的废水处理流程进行改造,有效减缓了污水站超负荷运行问题;实施“水系统降温改造”技改项目,解决了废水处理系统因水温达到38摄氏度极限值后处理能力不断衰减的问题……一系列技改项目,使得企业的废水再利用水平不断提升。数据显示,榆林能源化工近3年污水平均重复利用率98.21%,平均间接冷却水循环率99.25%,废水回用率达到97%以上,每年减少新鲜水取水约2000万立方米,经处理达标的再生水用作装置补充水,每月累计节约成本1000万元。
改进工艺,一年能节约出一个中型水库的水
榆林能源化工以“煤油气综合集成专有技术”起家,通过将煤、油、气三种资源深度转化制烯烃,从规模上来说,是陕西省最大的、国内单厂规模领先的,但是其单位产品新鲜水取用量却远低于行业定额,其中煤制烯烃每吨平均耗水量仅为行业定额的38.67%。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生产耗水量为什么这么少?“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生产和转化的能效。”榆林能源化工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表示。
为此,榆林能源化工这几年在生产中持续摸索。在减少用水方面,采用GE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优化换热流程,节约循环水用量。对捞渣机进行技术改造,使渣中含水量由48%降为37%,累计节约原水130万吨。采用脱盐水站蒸汽冷凝液和透平冷凝液精制处理技术进行脱盐处理,供各生产装置使用,减少新鲜水用量。在提高污水利用率方面,采用优质阻垢剂与杀菌剂,提高反渗透回收率,降低除盐水消耗的新鲜水用量,每年减少新鲜用水72万吨。采用闭式空冷技术,减少循环水蒸发量,相比开式循环节水率达40%。
“一减一增”之间,能源转化效率相较现代煤化工项目提高16.88%,每年减排二氧化碳600万吨以上,吨甲醇水耗较行业先进值年节水1500万方以上,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的水。
绿色低碳发展路上,税收支持一路跟进。按照政策规定,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应纳税额中抵免。“但由于工期紧张、理解存在偏差等原因,企业一开始没有及时享受到这一政策。”白波说。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国家税务总局榆林市税务局、靖边县税务局两级“税务管家”多次到企业宣传辅导政策,从准确理解优惠目录、发票开具、申报、报备、存档等各个环节详细讲解。仅2022年,企业就享受了3项设备所得税抵免优惠40多万元。
财务资产部经理高浪介绍,近三年来,企业还享受延期缴纳消费税6亿多元,直供计划减免消费税近150亿元,有了更多资金用于探索和研究新的生产工艺,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可以说,在企业践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理念的过程中,税收发挥了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高浪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榆林能源化工有很多“节水妙招”。比如,对污水回用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将使用新鲜水的工艺,改为使用污水生化处理水,每小时可降低新鲜水使用量15吨;将生化污泥直接输送至气化装置煤浆提浓单元掺烧,每小时可再减少新鲜水用量15吨;建设厂外雨水池及配套回收利用设施,每年可收集雨水30万方—50万方。
数据显示,榆林能源化工2021年新鲜水单耗9.2方/吨,到2023年新鲜水单耗降到了8.91方/吨,三年节省水资源税2400万元左右。
榆林能源化工公用工程中心经理刘春林告诉记者,公司本可以从白城子和金鸡沙两个水库取水,由于各项措施得力,目前还没有从金鸡沙水库取过水。“在用水上‘过紧日子’不仅有效降低水资源消耗,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收益,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他说。
当初配套建设废水近零排放系统时,一些专家曾表示费解,因为就算是特远距离取水,其成本也比处理再利用要低得多。采访临近结束,记者再次提及这个问题,李伟指着远处说:“企业附近有个湿地公园,水质清澈,水草肥美,每天都有孩子在那里欢快地奔跑,鸟儿在那里叽叽喳喳地歌唱……我想这就是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