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陇税特色品牌服务西部大开发

2024年05月15日 版次:06        作者:赖湘蓉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地区须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着力引进具有市场前景的产业,并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调整自身产业结构、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结合起来,培育和发展新动能。

甘肃税务立足甘肃发展定位和产业特点,打造陇税特色税费服务品牌,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甘肃省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对于各级政府列示的重点项目,甘肃税务建立完善“项目管家”数据管理平台。2019年以来,为省市县三级9216个重点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管家式”服务,形成“领导包抓对接、管家跟踪服务、部门联动跟进、服务提速提效”服务机制。运用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系统,2023年为147户纳税人牵线搭桥,实现产销对接3.66亿元。

甘肃税务印发《服务甘肃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若干措施》,从破除办事堵点、区域限制、机制障碍、部门壁垒等4个方面出台20条措施。联动全省2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出“税e贷”等42款“税银互动”信贷产品,2023年,全省通过“税银互动”为9.53万户次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828.65亿元。

甘肃税务推出“12345”精准推送工作机制。“1”是设计“一政策一方案”的推送任务管理表,统筹推送任务;“2”针对纳税人缴费人服务诉求和基层税费管理工作需求,丰富推送内容;“3”是从内部、外部、审计3个维度获取数据为“企业画像”,细分推送对象;“4”是建成基础库、应享库、已享库、风险库,优化推送策略;“5”是打造“数据汇聚—行为画像—需求预判—定点推送—跟踪反馈”闭环管理机制。截至2024年3月底,全省推送政策141批、356.56万户次。依托电子税务局,甘肃税务精确计算纳税人已享受优惠政策和减免金额,自动生成已享政策“幸福账单”。2023年,全省推送“幸福两单”89.64万户次,1042.99万条。

甘肃坚持在“特色”上下功夫,以特色强化优势,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特色农业,统筹敦煌、读者品牌等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今年以来,以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为契机,带动文化旅游、农产品协同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动能。截至今年4月底,天水市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8亿元,全市餐饮住宿行业享受减免税款167万元,花椒和辣椒等农产品经营主体享受减免税款818万元。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甘肃由内陆腹地逐渐走向开放前沿。甘肃税务打造“税路通·丝路行”服务子品牌,聚焦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提供优质税收服务。

未来,应持续推进陇税特色税费服务新体系建设,持续打造服务品牌,服务西部大开发。一是进一步完善税费服务诉求解决机制。加强税费服务诉求分析,探索服务诉求信息化收集、智能化分析,找准纳税人缴费人热点诉求,实现“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延伸。推进“交互式、伴随式、无感式”相融合的满意度调查新模式,实现满意度调查逐步从传统的电话、短信调查向多元化调查方式转变,从集中调查向常态监测、过程管理转变。二是进一步提升办税缴费便利度。结合西部偏远地区地广人稀、人力资源不足的特点,以办税服务厅、12366纳税缴费服务热线职能转型升级为切入点,调整服务资源,将适用于集约化办理的同质化事项提级至省、市两级办理,推动办税服务厅向以响应个性化诉求、处理复杂办税缴费事项、解决税费争议、满足特殊人员服务需求为主转型升级。实现12366纳税缴费服务热线、征纳互动、电子税务局等服务渠道扎口管理,推动12366纳税缴费服务热线向诉求热点分析、专业人员培养、社会资源协同等方面拓展,发挥服务数据“探测器”作用,为税费服务改革明确方向,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三是进一步推动协同共治。以加力服务税源发展壮大为切入点,强化与其他部门、行业协会等协同配合,持续开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促进涉税专业服务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加强部门间信用信息共享,推动纳税信用深度融入社会信用。推动建立党委政府牵头、财税统筹、部门协同的税源建设工作机制,结合甘肃实际,聚焦重点税源、新兴税源、特色产业税源等,形成税源建设合力,分类施策,服务培育壮大税源,营造公平公正税收营商环境。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甘肃省税务局)